重磅推荐
将“百行进万企”工作推向深入
“百行进万企”工作正在扩面提质增效。让我们共同期待,在银保监会的领导下,银行业机构等各方共同努力,推动小微金融服务质效迎来更大提升,市场主体活力得以进一步激发,从而有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吴家场论语
让脱贫站在保险肩上
保险具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这样的作用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所认识,并且运用到脱贫攻坚工作中去。
生命絮语:要么慈善,要么商业
“没谁会做亏本的买卖。”在商业社会,这本是句稀松平常的话。但是,如果用在水滴筹这样 “为民众解危救困”的企业身上,就显得非常刺目了。
创想漫笔:“老外滩” 新未来
“金融未来看保险,保险未来看宁波”。这是写在中国保险博物馆里的“镇馆之词”,也连接着宁波的过去和未来。
明眼看四方
细节看保险:共享单车保险了
《征求意见稿》中,“实名制”“鼓励免押金”和“为用户上保险”等举措切中热点。
失之东隅,更应收之桑榆
本应是桑榆晚景,无限美好之岁月,却遭到无情欺骗,精神和金钱遭受双重打击,令人愤怒之余不禁叹息。细看报道却又发现,受骗者中有若干高知人群,亦令人唏嘘。
解决舆情危机的根源
近期,在金融行业的活动或培训中,声誉风险或者舆情防范之类的主题成为培训重点。这体现出金融企业的稳定意识和大局意识,值得点赞。
理论研究
寻求价值导向:健康保险发展之魂
这为商业健康保险加快价值导向的发展提出了要求。首先,要做好补充保障的“价值赋能”。其次,要做好创新价值导向经营模式的探索者。
系统性风险,银行比保险业承受更多?
随着金融一体化和混业经营快速发展,保险市场和资本市场深度融合,保险公司新型保险产品和新型投资工具的出现,整个行业以保险风险为主、较少受到经济周期影响的优势不复存在。
绿色保险的理论框架和发展思索
生态保险与农业保险既相互联系也有所区别,两者均具有很强的社会公益性,属于政策性领域,但生态保险的保障利益是生态环境和公众生态利益。
专栏作家
品牌、金融品牌及其建设
“语词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是一个社会某种特征的成像。”当“品牌”成为一个热词时,在很大程度上就凸显出这个社会对高品质生活追求的价值取向。
明年的经济政策风向标——解读1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6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0年经济工作;听取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汇报,研究部署2020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保险新财会:挑战与责任
在我国保险业进入全面深化改革和转型升级的新时代,行业面临着一个历史任务,即如何打造一个与之相适应的新财会。无论是新时代,还是新财会,突出的是一个“新”字。
行业观察
银行业对外开放措施更细更实用
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时点前移,准入限制再度放宽,开放领域更加细化。
直销银行 概念再热
所谓“直销银行”,其实是相对于有分、支行等多层经营架构的“分销”式传统银行而言的。
夯实“百年老店”的根基
很多保险公司都将打造“百年老店”作为企业的愿景,其中不乏人保、国寿、平安、泰康等大型险企,也包括华泰、光大永明等一些中小公司。
实务探讨
财险公司如何做好反洗钱工作
要做好反洗钱这个“事”,必须认清新时代这个“势”,从而“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努力开创财险反洗钱工作的新局面。
保险业流动性风险管理:惯例与实践
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关键任务是确保在正常和压力情况下都能提供足够的资金,以满足流动性需求。
人工智能在保险业的应用价值
人工智能已经迈入第三次浪潮,深度学习等核心技术取得突破,语音识别、语义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多项技术已经具备大规模应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