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提升险企在汽车后市场价值链中的竞争力

发布时间:2014-10-15 13:30:19    作者:杨磊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险企怎样提升竞争能力

汽车后市场价值链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客户资源整合能力的竞争,价值链理论已清晰地表明:客户和资源总是向着能够提供更多服务价值的主体移动。在汽车后市场价值链中维修厂及4S店就是处于优势地位的价值链的主导方,实际控制着客户,而车险企业重复劳作,有保费无客户,唯一了解客户的信息也仅限于客户的姓名、车辆及上年是否出险,甚至连客户的性别、电话都不得而知。更谈不上更全面的客户关系管理了。

是车险企业没有办法去了解客户的真实信息吗?是车险行业仅能贡献事故维修资源而没有参与配件维修价格决策的能力吗?在笔者看来根本不是,是车险公司普遍缺乏行业性的资源整合共同意愿,毕竟在汽车价值链上为客户创造外延更广的服务价值是一个艰辛的长期过程,而花费用买保费,站在自身的角度年复一年维持保费任务 则更为简易。

7月以来,多家知名整车厂、汽车零配件厂商遭遇反垄断调查,并主动下调包括整车市场指导价、零备件价格及售后服务工时价格。国家发改委8月20日又认定电装、三菱电机等12家日本汽车零部件厂违反《反垄断法》,并开出12.4亿罚单,车市反垄断又进入新一轮小高潮。不少车险企业纷纷庆幸、感叹终于替保险业出了一口“恶气”。甚至有车险行业从业者认为,车险公司的翻身机会到了,终于有了赢利空间了。但笔者并不这样认为,一是首先这种维修成本降低带来的赢利空间,完全是通过反垄断的外部介入引起的,保险公司本身力量多年以来并没有促进维修业社会成本下降,汽车配件业高利润率垄断由来已久,若非发改委调查将难以攻破,因此不能简单算做车险公司的功劳和胜利。二是车险公司如果不珍惜外部办量带来的汽车后市场价值链的资源重新分配和转移的机会,过不了多久,维修带来的车险盈利空间照样会被车险企业粗放式经营、自甘堕落式主动抬高维修成本,甚至在零备件及工时全面降低时带给消费者非事故维修、保养诸多好处时,主动提升保险类事故车的维修成本,这种灰色的利益输送在车险企业中大兴其道,惟其原因即是车险业的短视行为带来的恶性竞争。车险公司创新力越不足,服务能力越差,就越善于扮演这样的角色。

车险企业终究要冷静下来研究一下如何在汽车后市场价值链中体面地以及有价值的生存。在中国财险市场未来3-5年间突破1万亿大关时,对于这样一个体量巨大的行业,如何在价值链上不再受制于人,其核心不是要指望国家反垄断政策为车险业保驾护航,而是要潜心研究一下如何提升车险企业在汽车后市场价值链上的价值,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赢得客户,才有真正的价值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