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开门纳谏 固本浚源

发布时间:2015-03-09 08:37:06    作者: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中国保险报评论员 杜亮

把两会代表委员请进机关,放下身段,开门纳谏,是保监会提升监管工作一次开风气之先之举。

两会是民声汇聚的大舞台,也是检验政府工作成效的试金石,监督政府改进工作质量的助推器。各地代表、各界委员们肩负人民的重托,博纳各方意见声音,形成一个个提案建议,既指出当前问题所在,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政府下一步做好工作提供镜鉴参考。

保监会历来高度重视代表委员对监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本次两会前夕,承办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建议203件、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提案122件均已办理完毕。此番借两会之机,保监会邀请部分保险业代表委员当面提出新想法新建议,充分沟通,深入探讨,更有助于厘清问题症结,上下同心,推动行业问题更有效解决,不断提升保险服务国家治理体系的能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国保险业攻坚克难,锐意创新,保险市场连续3年保持高速增长。特别是在过去一年,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的若干意见》两项重大政策利好出台为标志,保险业发展迎来前所未有的黄金机遇期。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一共在5个方面提到了保险,是有史以来政府工作报告里面提到保险最多的一次,亦昭示着保险业的地位空前提升,前路光明广阔。

有为才能有位。2014年,在中国经济整体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的形势下,保险业则交出了史上最亮丽的成绩单。保费收入、利润增幅、投资收益创历史或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好水平,实现了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的统一。保险业服务经济社会全局的能力明显增强,在服务金融体系、社会保障体系、社会管理体系、农业生产支持体系和重大灾害救助体系建设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保险机构全力支持“一带一路”、自贸区建设等国家战略,已成为资本市场上的重要机构投资者和国家重大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中国的保险市场规模跃居全球第三位,引人瞩目的偿二代监管制度体系初步建成,中国声音已成为影响全球保险监管规则走向的重要因素。

保险业的快速发展除了企业努力、政策给力外,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监管改革释放的市场活力。从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到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依法治国,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到李克强总理发出“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的声音,政府改革、监管改革的方向已经蔚然成形,那就是简政放权,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近3年,保监会紧紧抓住简政放权的牛鼻子,全力推动监管改革创新,费率市场化改革衔枚疾走,资金运用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偿二代监管体系蓄势待发,“放开前端、管住后端”,放管结合的监管思路端倪初显。保险业发展的市场环境前所未有地得到优化提升。

与此同时,我们也需清醒地认识到,在从保险大国迈向保险强国的征程中,仍有诸多艰难险阻,任重而道远。

作为监管机关,越是在行业发展取得一定成绩的时候,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主动寻找和发现不足,正视现实存在的差距,分析成因,提出对策;越是在保险改革步入深水期的关键时期,越要保持科学的思维,梳理正确的思路,统筹兼顾,准确发力;越是在保险服务领域日益扩大,国家和人民对于保险业寄予更大期望的时候,越要时刻关注社会各方面的反映,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进一步释放保险业发展的潜力和活力,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越是在保险业形象得到一定程度改善,中国保险业声音在国际上更加响亮的时候,越要贴近一线,广纳谏言,正视问题,解决矛盾,推动行业形象进一步改善。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对保险行业来讲,本在市场,源自民众。当此保险业发力前行之际,监管者凝神定气,摆正位置,虚心向代表委员多方问道,求真务实,固本浚源,让工作更接地气,把人民群众监督的压力转化为前行的动力,正是做好保险监管的长久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