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高校安全管理怎么做?

发布时间:2015-06-25 10:15:28    作者:蔡颖辉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指出:“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这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强烈的改革创新意识,它不仅对国家治理、社会管理提出了新要求,也为高校安全管理指明了新方向。针对新形势下高校的安全稳定工作呈现出许多新情况、新特点,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创新举措、搞好应对。

一、当前高校安全管理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校园治安、消防、交通安全问题依然严峻

1.校园治安问题频发。校园的开放、流动人口的增加给校园治安带来诸多不安定因素。学生在公寓、教室、图书馆、阅览室、食堂被盗案件经常发生。导致此类安全问题的出现,有管理上的原因,也有学生自身的原因:安全意识、防范意识严重缺失,随身物品乱丢乱放,不能妥善保管,没有养成随手关门的习惯,留宿他人,随意将钥匙借给他人,存折、银行卡密码随便泄露,对形迹可疑的陌生人没有提高警惕等等,这都给不法分子造成可乘之机。

2.校园消防安全隐患不可忽视。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防范意识不强和管理不到位。有的学生在寝室抽烟、私拉乱接电线、擅自违规使用电器设备等。二是因房屋陈旧电器、电路老化造成短路起火。三是消防设施如消防器材、标识等配备不到位或不完善。四是消防疏散通道堵塞被占用等等。这些都不同程度带来安全隐患,极易酿成火灾。

3.校园交通安全日渐突出。随着社会及私家机动车辆日益增多,大量车辆涌入校园,乱停乱放、违章行驶情况严重。若管理不当,亦会引发交通事故。不少高校出口处即为交通要道,学生出入校门时常常要穿越交通要道,若安全意识不强或管理设施不到位,亦会酿成严重交通事故甚至人员伤亡。

4.复杂的校园周边环境和社会因素,使高校保卫工作难度增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周边经营性商业网点、流动的小商小贩遍布。这些网点从业人员复杂、管理混乱,治安、交通、卫生环境极差。各类侵害学生利益、交通事故、食品安全事件频繁发生。由于高校职能部门没有对校园周边的执法权,无法保证学生校外安全。

(二)大学生心理问题给高校安全稳定带来的冲击

当前在校的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正处于形成时期,对未来过于理想化。心理上不够成熟,特别是学习压力、就业压力、竞争压力的加大,往往会导致大学生心理障碍或心理问题增多。据相关数据显示,大学生中患有抑郁、焦虑、社会恐惧、自卑、神经衰弱等心理疾病的占有一定比例。虽然患有心理疾病的学生在大学生群体中只占少数,如不及时疏导,可能诱发或导致违法犯罪。近几年因心理问题导致的自杀、斗殴、盗窃、报复、心理变态等恶性事件时有发生,给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本人带来的影响是极其惨痛的。可以说大学生心理问题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如不妥善加以研究和解决,不仅会严重干扰高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也将给高校和社会的安全稳定带来冲击。

(三)毕业生就业问题对高校稳定带来的压力增大

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供大于求的情况普遍存在。。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在校大学生的主要思想负担。很多学生感到毕业就意味着失业,恐惧、焦虑、烦躁的情绪使他们对学习缺乏信心,对前途失去了希望。随着学费和生活费用不断上涨,家庭对大学生的投资也在不断加大。大学生就业受挫,将使长期的投入得不到回报,期望值落空,打破了他们的心理平衡,学生和家庭的不满情绪会急剧上升,极易导致群体事件的发生,危及到社会和校园的稳定。

(四)电子信息网络的高速发展对高校稳定工作的影响

网络世界丰富多彩,成为当今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大学生学习知识、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但是,不科学、不健康的信息也会侵蚀学生,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特别是西方网络思想文化的侵蚀,扭曲了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些大学生沉迷网上游戏、聊天,荒废了学业,身心健康受到了严重危害。还有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对大学生进行诈骗等违法活动,上当受骗案例在高校中层出不穷。

(五)因学校自身管理因素可能引发的安全问题

当代大学生依据法律进行自我保护的意识都比较强。但他们往往不够成熟,理解和处理问题有时会有比较片面或偏激的一面。学校在实施管理和服务的诸多方面都可能产生或引发安全问题。如公寓管理、水电供应安全、食品安全、餐饮供应的质量和价格、各类教学、服务、教材收费,各类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的执行等,都可能引发校方与学生之间的纠纷、摩擦。如处理不当,亦可能产生安全问题,甚至酿成影响稳定的重大事件,如集体游行、网络讨论、静坐、罢餐等群体行动性事件。

二、做好高校安全管理的办法

(一)以抓制度及责任落实为保障,健全组织领导,切实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安全防范意识及心理健康教育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抓好制度建设和责任落实。高校必须对稳定的重要性有明确的认识。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各相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紧密合作的联动机制。要抓好安全保卫人员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和业务素质,使其真正发挥在高校安全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要调动校内各方面力量,积极争取大学生群体的参与和支持,共同做好维护高校稳定工作。要继续加强各项安全工作的制度化建设,建立健全涉及校园管理、公寓管理、公共设施管理、实验室及危险品安全管理、学生管理、大型活动管理、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等一系列方面的全面、系统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努力实现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2.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自觉抵御错误思想的侵袭。要切实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扩大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以普法宣传、校园网络广播报纸等媒体引导、群团组织开展的积极向上的课余文化活动为载体,不断增强大学生维护学校和社会稳定的自觉性,使舆论引导和思想政治教育成为维护学校稳定、克服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强大力量。

3.加强安全教育,提升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技能。首先,要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安全意识。以发生在同学身边的活生生的典型案例,在防火、防盗、防抢、防诈骗、交通安全等诸多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通过各种形式、利用各种途径,如新生入学教育、全国消防日、安全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校园网络播放的交通安全、消防安全警示影片等,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教育,不断强化安全意识,做到防患于未然。其次,提高学生安全技能,要多对大学生进行一些国家有关的法律知识和学校规章制度的教育。还要组织学生进行防火安全、应急疏散、火场逃生自救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和演练。提高了当代大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为促进校园安全稳定、文明和谐起到积极作用。

4.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保障学生安全健康成长。高校要在日常思想政治工作中,科学安排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对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或咨询,对重点对象进行重点援助,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大学生正视心理问题,使其能恰当地进行自我调适,通过情绪转移、自我宣泄、改变认知、寻求支持等方式将压力转化为动力,真正达到心态的和谐。使校园形成一种荣辱与共、健康向上的奋进精神和以人为本、团结协作的亲和氛围,最大限度地减少矛盾与冲突。

(二)关爱学生,妥善处理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实际问题

高校必须以解决广大学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要深入到学生中间了解真实情况,真诚理解学生、真情引导学生、真心关心学生、真正相信学生,把学生的需求作为第一选择,把学生的利益作为根本原则。对家庭贫困学生要给予关心体贴,积极提供勤工俭学岗位,鼓励其利用课余时间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解决生活困难。要制定相应的政策,从政策上加大资助贫困生的力度。加强和改进就业指导工作,培养学生正确的择业观。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走出去、请进来”,广泛联系用人单位,广开就业渠道,为毕业生提供及时、可靠的就业服务。

(三)加强信息情报的收集和研判,及时稳妥地应对和处理突发事件

要建立专兼职结合的信息员工作队伍,组建大学生信息委员会,形成覆盖广泛的信息网络。针对当前信息传播现代化的趋势,要特别关注网络论坛、QQ 群、手机微信等新媒体信息,防止不良信息的传播和扩散。并结合对有关信息的综合分析研判,及时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对重点高风险信息提前发出预警信号,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处置,把影响稳定的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

(作者单位:长春工业大学保卫处)


高校安全管理怎么做?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指出:“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这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强烈的改革创新意识,它不仅对国家治理、社会管理提出了新要求,也为高校安全管理指明了新方向。针对新形势下高校的安全稳定工作呈现出许多新情况、新特点,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创新举措、搞好应对。

一、当前高校安全管理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校园治安、消防、交通安全问题依然严峻

1.校园治安问题频发。校园的开放、流动人口的增加给校园治安带来诸多不安定因素。学生在公寓、教室、图书馆、阅览室、食堂被盗案件经常发生。导致此类安全问题的出现,有管理上的原因,也有学生自身的原因:安全意识、防范意识严重缺失,随身物品乱丢乱放,不能妥善保管,没有养成随手关门的习惯,留宿他人,随意将钥匙借给他人,存折、银行卡密码随便泄露,对形迹可疑的陌生人没有提高警惕等等,这都给不法分子造成可乘之机。

2.校园消防安全隐患不可忽视。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防范意识不强和管理不到位。有的学生在寝室抽烟、私拉乱接电线、擅自违规使用电器设备等。二是因房屋陈旧电器、电路老化造成短路起火。三是消防设施如消防器材、标识等配备不到位或不完善。四是消防疏散通道堵塞被占用等等。这些都不同程度带来安全隐患,极易酿成火灾。

3.校园交通安全日渐突出。随着社会及私家机动车辆日益增多,大量车辆涌入校园,乱停乱放、违章行驶情况严重。若管理不当,亦会引发交通事故。不少高校出口处即为交通要道,学生出入校门时常常要穿越交通要道,若安全意识不强或管理设施不到位,亦会酿成严重交通事故甚至人员伤亡。

4.复杂的校园周边环境和社会因素,使高校保卫工作难度增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周边经营性商业网点、流动的小商小贩遍布。这些网点从业人员复杂、管理混乱,治安、交通、卫生环境极差。各类侵害学生利益、交通事故、食品安全事件频繁发生。由于高校职能部门没有对校园周边的执法权,无法保证学生校外安全。

(二)大学生心理问题给高校安全稳定带来的冲击

当前在校的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正处于形成时期,对未来过于理想化。心理上不够成熟,特别是学习压力、就业压力、竞争压力的加大,往往会导致大学生心理障碍或心理问题增多。据相关数据显示,大学生中患有抑郁、焦虑、社会恐惧、自卑、神经衰弱等心理疾病的占有一定比例。虽然患有心理疾病的学生在大学生群体中只占少数,如不及时疏导,可能诱发或导致违法犯罪。近几年因心理问题导致的自杀、斗殴、盗窃、报复、心理变态等恶性事件时有发生,给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本人带来的影响是极其惨痛的。可以说大学生心理问题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如不妥善加以研究和解决,不仅会严重干扰高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也将给高校和社会的安全稳定带来冲击。

(三)毕业生就业问题对高校稳定带来的压力增大

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供大于求的情况普遍存在。。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在校大学生的主要思想负担。很多学生感到毕业就意味着失业,恐惧、焦虑、烦躁的情绪使他们对学习缺乏信心,对前途失去了希望。随着学费和生活费用不断上涨,家庭对大学生的投资也在不断加大。大学生就业受挫,将使长期的投入得不到回报,期望值落空,打破了他们的心理平衡,学生和家庭的不满情绪会急剧上升,极易导致群体事件的发生,危及到社会和校园的稳定。

(四)电子信息网络的高速发展对高校稳定工作的影响

网络世界丰富多彩,成为当今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大学生学习知识、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但是,不科学、不健康的信息也会侵蚀学生,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特别是西方网络思想文化的侵蚀,扭曲了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些大学生沉迷网上游戏、聊天,荒废了学业,身心健康受到了严重危害。还有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对大学生进行诈骗等违法活动,上当受骗案例在高校中层出不穷。

(五)因学校自身管理因素可能引发的安全问题

当代大学生依据法律进行自我保护的意识都比较强。但他们往往不够成熟,理解和处理问题有时会有比较片面或偏激的一面。学校在实施管理和服务的诸多方面都可能产生或引发安全问题。如公寓管理、水电供应安全、食品安全、餐饮供应的质量和价格、各类教学、服务、教材收费,各类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的执行等,都可能引发校方与学生之间的纠纷、摩擦。如处理不当,亦可能产生安全问题,甚至酿成影响稳定的重大事件,如集体游行、网络讨论、静坐、罢餐等群体行动性事件。

二、做好高校安全管理的办法

(一)以抓制度及责任落实为保障,健全组织领导,切实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安全防范意识及心理健康教育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抓好制度建设和责任落实。高校必须对稳定的重要性有明确的认识。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各相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紧密合作的联动机制。要抓好安全保卫人员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和业务素质,使其真正发挥在高校安全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要调动校内各方面力量,积极争取大学生群体的参与和支持,共同做好维护高校稳定工作。要继续加强各项安全工作的制度化建设,建立健全涉及校园管理、公寓管理、公共设施管理、实验室及危险品安全管理、学生管理、大型活动管理、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等一系列方面的全面、系统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努力实现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2.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自觉抵御错误思想的侵袭。要切实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扩大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以普法宣传、校园网络广播报纸等媒体引导、群团组织开展的积极向上的课余文化活动为载体,不断增强大学生维护学校和社会稳定的自觉性,使舆论引导和思想政治教育成为维护学校稳定、克服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强大力量。

3.加强安全教育,提升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技能。首先,要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安全意识。以发生在同学身边的活生生的典型案例,在防火、防盗、防抢、防诈骗、交通安全等诸多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通过各种形式、利用各种途径,如新生入学教育、全国消防日、安全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校园网络播放的交通安全、消防安全警示影片等,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教育,不断强化安全意识,做到防患于未然。其次,提高学生安全技能,要多对大学生进行一些国家有关的法律知识和学校规章制度的教育。还要组织学生进行防火安全、应急疏散、火场逃生自救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和演练。提高了当代大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为促进校园安全稳定、文明和谐起到积极作用。

4.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保障学生安全健康成长。高校要在日常思想政治工作中,科学安排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对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或咨询,对重点对象进行重点援助,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大学生正视心理问题,使其能恰当地进行自我调适,通过情绪转移、自我宣泄、改变认知、寻求支持等方式将压力转化为动力,真正达到心态的和谐。使校园形成一种荣辱与共、健康向上的奋进精神和以人为本、团结协作的亲和氛围,最大限度地减少矛盾与冲突。

(二)关爱学生,妥善处理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实际问题

高校必须以解决广大学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要深入到学生中间了解真实情况,真诚理解学生、真情引导学生、真心关心学生、真正相信学生,把学生的需求作为第一选择,把学生的利益作为根本原则。对家庭贫困学生要给予关心体贴,积极提供勤工俭学岗位,鼓励其利用课余时间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解决生活困难。要制定相应的政策,从政策上加大资助贫困生的力度。加强和改进就业指导工作,培养学生正确的择业观。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走出去、请进来”,广泛联系用人单位,广开就业渠道,为毕业生提供及时、可靠的就业服务。

(三)加强信息情报的收集和研判,及时稳妥地应对和处理突发事件

要建立专兼职结合的信息员工作队伍,组建大学生信息委员会,形成覆盖广泛的信息网络。针对当前信息传播现代化的趋势,要特别关注网络论坛、QQ 群、手机微信等新媒体信息,防止不良信息的传播和扩散。并结合对有关信息的综合分析研判,及时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对重点高风险信息提前发出预警信号,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处置,把影响稳定的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

(作者单位:长春工业大学保卫处)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