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细节看保险:不如归去?

发布时间:2016-04-27 08:56:54    作者:黄明明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黄明明

近日,中国社科院在京发布《中西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处境与对策》一书,其中一项“中西部农民向城镇转移意愿分布”调查显示,“很想”向城镇转移的农民工占11.83%,“比较想”的占21.73%,“一般”的占17.45%,“不太想”的占24.82%,“完全不想”的占24.13%,约一半农民工不想进城;另外,66.1%的农民工认为到了一定年龄就想回乡。消息发布之后,在网上引起热议。(4月26日《中国青年报》)

不想留在城市,或者不想农转非,首要的就是一种故乡情结。

前些年,每村每镇总有若干人加入出国务工的行列。出国数年,赚够一定的钱,再回乡盖房子娶媳妇买汽车等,或者以此为养老的费用,未听闻有因为国外赚钱多而定居于彼的。一则是国外虽工资略高,但消费并不低,攒下来的钱实则是省吃俭用的结果。二则是一种浓浓的乡愁始终牵绊着去远方的人们。

社科院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农民工不愿外出打工的前5位因素分别是:年纪大了(20.63%)、父母子女无人照顾(18.12%)、缺少技能(15.94%)、农活儿离不开(10.03%)、对城市不熟悉(8.93%)。

近年来,出国的人渐渐少了,但是离乡去大城市打工的人却多了起来。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7747万人,比上年增长1.3%。其中外出农民工16884万人,增长0.4%,大幅低于过去5%左右的水平。

在国内发达地区赚的钱并不少,而且也具备经常回家看看的条件,比出国一年回家一次要好得多。但是,务工者还是将此作为一种赚钱方式,赚到了钱依然是回乡盖房子娶媳妇买汽车,要让他们离开故土,进入陌生的高楼大厦之间生活,也非易事。《人民日报》2015年12月27日的报道显示,四川省统计局对成都、绵阳等9个城市进城务工人员进行调查,53.8%的受访者不愿将农村户口转为城镇户口。

现在很多学生也不愿意借上大学之际将户口农转非,原因就是农业户口还会有些土地分配、拆迁补偿等方面的利益,但农转非之后,却并无实实在在的好处。学生如此,农民工也是一样。特别是近些年来土地流转、占地补偿等风行的背景下,很多新生代也都对农转非并不热情。

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副研究员张自然曾表示,根据调查,占总量一半左右的1.4亿老一代农民工(1980年前生),不一定都愿意将农村户籍转为城市户口,一些80后以及此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也不愿意。

还有另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就是,农民工进城之后,没有了房前屋后的菜地和一亩八分的口粮地,面临着处处要花钱的情况,对于社会保障能否跟上也存在一定疑虑。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经济发展研究所宏观室主任党国英此前接受采访时认为,要从户籍制度、社会保障的统一、降低房价、农村土地的产权保障、教育、就业、调整劳资关系、适当提高最低工资水平等方面来提高城市化率。

从目前来看,在养老方面,农民享有的新农保的层次还比较低,虽然有独生子女补贴等,但总体保障还不高;在医疗方面,新农合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为农民提供了一定程度的保障,一旦进城,相关保障程度和范围、医疗条件都要相应提升。特别是对于那些异地进城的人来说,打通异地医保报销渠道,是最为紧迫之举。总不能在外地定居,看病要回老家?

这些桎梏不打通、不解决,会对农民进城产生直接的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