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公益杂谈】地方两会公益风

发布时间:2017-01-19 11:05:15    作者:黄明明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黄明明

随着地方两会的陆续开启,各种由政协委员、人大代表所提出的社会热点话题也越来越引发关注。

每年都会出现一些非常特殊的代表委员,在他们身上,有着非常鲜明的特色。今年的地方两会上,一位被称为“渔民跑者”的政协委员引起大家的兴味。

凭借与生俱来的耐力天赋和坚毅的运动精神,陈盆滨从普通渔民成长为中国一名极限马拉松运动员。接触跑步十年来,陈盆滨用自己的方式改变自己的人生,并带动更多人加入到体育运动中来。

陈盆滨今年当选家乡玉环县政协委员,他认为,“这么多年,我一直是一个人在跑,但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带动更多人参与到运动中,其实每一个个体的健康和幸福集合起来就是整个中国的民生问题。”

从一个普通的渔民到跑友口中的“极限大神”,陈盆滨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得到了社会的认可,这也坚定了他继续通过自己的努力回馈社会的决心。并且希望自己未来能在环保、公益等方面多做一些事情。

市民的文明与否,一直也是代表委员关注的话题。上海政协委员曹其东、李德桢在提案《关于多管齐下提高市民素养,提升城市软实力的建议》中指出要加强“城市文明,人人有责”的舆论宣传力度,制订符合时代要求、切实可行的市民基本规范或准则,以提高市民素质为核心目标,大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图书馆、博物馆、体育场、剧院等),避免追求高大上,把文化设施做成“秀”。

也有的委员认为,现在的公共场所广告比如地铁广告、广场明显部位广告牌等大都被商业化广告所覆盖,而对于公益广告的宣传力度还不够。希望政府能够多多呼吁媒体、公益机构等多做一些实用、形象的科普宣传手册,并加大对公益广告的投放力度,从而强化市民“勿以善小而不为”“城市文明,人人有责”的观念,促进市民素质的提高。

对于企业如何做公益,业内都有很多的观点,代表委员也根据自身经历提出了建议。湖南省人大代表黄赫鹰认为,“企业家在扶贫的时候应当‘授人以渔’,做公益的时候可以‘抱团前行’,让爱心不断传递下去。”“一家企业做公益,就算把公司卖了也只能帮到有限的人,我们要引导更多的人来做公益,找寻可持续发展的方式。”

为此,黄赫鹰发起了“小爱工程”项目,联合各地的企业、社会组织以及个人,共同来做产业扶贫、特困助学和助残就业。“之所以取这个名字,是希望每个人都能献出一点小爱,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美好。”

而对于慈善事业缺乏人才的痼疾,有的委员也有自己的看法。以北京为例,随着北京市慈善事业的不断发展,北京市慈善组织在推进首都精神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扶助弱势群体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经费短缺、低廉的薪酬难以吸引高素质人才,成为限制慈善组织发展的重大障碍,这对推进慈善事业的社会化十分不利。

北京市政协委员陈淑惠认为,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建议政府可以拿出一定名额在慈善组织中购买一定量岗位,吸引高素质人才流向慈善领域。

这些代表委员,或者以身作则,或建言献策,或身体力行,或大声疾呼,都在为公益慈善添砖加瓦。相信随着地方两会更多的声音传出,必将会对来年的公益慈善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