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细节看保险:失能不失护

发布时间:2017-03-03 05:49:04    作者:黄明明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黄明明

当我们老了,会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老之将至的人们,或许可以看到一些端倪。身处而立、不惑之年的人们,由于生活充满的各种不确定性,还无法预知。我们能对老年生活的想象,完全在于参考现在老人们的状况。

有一位朋友说,自己的父母从比较体面的工作岗位上退休了,近期一直在国外旅游胜地携手同游,欧洲亚洲美洲,名山大川古迹,走完一个地方,又启动下一轮旅游的计划。朋友说起来的时候,感慨又羡慕,希望自己老年的时候,能够有如许的心境和条件。另一位朋友说,自己最近非常疲惫,家里的老人病了,由于就自己一个孩子,只能自己日夜守护在老人床前。没有能够替换的人,辛苦自不必说,所有的重要工作全部耽误。同时,感觉自己年龄也不小了,长此以往,可能自己也会病倒。总之生活是一团糟。

这样冰火两重天的情况,代表了现在比较常见的两种老年生活。健健康康,财物无忧,退休生活充满了阳光和快乐;或者疾病缠身,失去自理能力,生活充满了阴霾和无奈。更为可怕的是,后者在所有老年人中占据的比例,并不少见,而且逐年递增,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中国老龄办发布的《2010年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称,截至2010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7765亿,占总人口的比重达13.26%。同时,中国城乡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约3300万,占总体老年人口的19.0%。

失能老人占总体老年人口的近两成,而这一数据到了2016年,变得更为庞大。2016年10月9日,全国老龄办发布《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成果》,报告显示,在老年人健康状况不断改善的同时,仍然有18.3%的老年人为失能、半失能状态,总数达4063万人。老年人的家庭环境不适应老年人身体状况变化的超过了六成。

失能老人的增多,必须要出台有效的应对办法。一个是从家庭上,一个是从制度上。

从家庭而言,放开二胎的政策,无疑为这一代人的养老增加了一些信心。在二胎政策放开之初,有人开玩笑,生两个孩子是有必要的,至少在病房的时候,他们可以互相商量一下,氧气管拔不拔?玩笑归玩笑,事实上两个孩子在照顾病床上老人的时候,的确有很大的优势。不仅对于子女的工作和生活的影响不会太大,而且也不会因此增加老人的心理负担。

对于二胎政策的推动落地,政府十分“给力”。从单独二胎到全部二胎的放开,再到近期社保和生育险的合并,扩大了生育险的保障范围,再次鼓励那些在二胎生不生的问题上犹豫的人们,坚定生二胎的信心。

从制度上,近期社会关注的热点——长期护理险当仁不让。

近期,上海、杭州等地先后试点长期护理保险。长期护理保险的保障对象是失能人员,也就是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群体,其中以老年人为主。以杭州市桐庐县为例,其长期护理保险的参保范围不仅限于老年人,只要是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或者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都可参保。一旦参保者因年老、疾病或者伤残导致失能,经不少于6个月的治疗,符合重度失能标准,需要长期照护的,可以享受护理保险待遇。而上海市政府于2017年1月25日发布了《上海市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办法》,在徐汇、普陀、金山3个区先行开展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在加快培育护理需求评估队伍和护理服务队伍的基础上,择机扩大到全市。

失能不失护。长期护理险被视作第六大独立险种,受政府规范性文件强制力保障实施。这是对老年生活的呵护,也是对于未老人群的未来的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