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大力推进绿色保险发展的建议

发布时间:2017-12-01 08:37:55    作者:丁玉龙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丁玉龙

十九大报告指出,发展绿色金融,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学习十九大精神,重点是要在深刻领会大会精神的基础上,结合各行各业的实际,将十九大精神落到实处。具体到保险行业,其中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要深入研究和推动保险业如何更好地服务绿色金融这一国家重大战略,大力推动绿色保险的发展,充分发挥保险在建设美丽中国中的独特功能和不可或缺的作用。我国是世界上受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环境污染已经直接影响广大人民的生命健康,绿色保险通过解决环境纠纷、分散风险、为环境侵权人提供风险监控等为环境保护提供服务。2016年8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印发《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发展绿色保险,在环境高风险领域建立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鼓励和支持保险机构创新绿色保险产品和服务,鼓励和支持保险机构参与环境风险治理体系建设,为开展绿色保险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一、绿色保险的发展情况

我国绿色保险产品起步晚,发展时间短。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凸显,我国开始探索建立企业环境污染责任险,绿色保险开始发展。

一是环境污染强制保险开展试点。1991年大连、沈阳、长春、吉林等城市试点环境责任险, 2007年原国家环保总局和中国保监会联合印发《关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启动了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政策试点。2008年全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工作在江苏、湖北、湖南、重庆、深圳等地积极展开,到2013年初,环境保护部与保监会又联合出台了《关于开展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以指导各地在涉重金属企业和石油化工等高环境风险行业推进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目前,全国大部分省份开展试点,覆盖涉重金属、石化、危险化学品、危险废物处置等行业,保险公司已累计为企业提供超过1300亿元的风险保障金。2016年,全国投保企业1.44万家次,保费2.84亿元,保险公司共提供风险保障金263.73亿元,与保费相比,相当于投保企业的风险保障能力扩大近93倍。参与试点的保险产品从初期的4个发展到目前的20余个,国内各主要保险公司都加入了试点工作。绿色保险在防范环境风险、补偿污染受害者、推动环境保护事中事后监管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017年6月,环境保护部和保监会公开征求《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的意见,标志着环境污染责任险开始走上立法的轨道。

二是巨灾保险开始试点。建立完善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巨灾保险制度,是发展绿色保险的一项重要内容。2013年11月12日,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建立巨灾保险制度”。2014年8月13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确立“建立巨灾保险制度”的指导意见。2014年7月,深圳在全国开展第一个巨灾保险试点,此后宁波、云南、四川、广东、黑龙江、厦门、河北等地相继开展巨灾保险试点。巨灾保险试点的开展,有效提高了抗灾救灾的能力,切实发挥巨灾保险补偿和保障作用。宁波市2015年、2016年台风共赔付8900多万元,云南大理2015年、2016年两次地震保险公司共计赔付了3500多万元,广东省2016年台风保险公司赔付了2100万元,黑龙江农业财政巨灾保险2016年赔付金额超7200余万元。2016年5月,中国保监会和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建立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标志着巨灾保险制度在更广的范围开始推行,地震巨灾保险运营平台正式上线,截至2016年底,出单数量合计18万笔,提供风险保障177.6亿元。

三是农牧业灾害保险取得明显成效。作为绿色保险重要内容之一的农牧业灾害保险,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已经覆盖的全国。各地都结合本地实际,开展各类涉农牧业灾害保险。贵州已先后启动了烤烟、茶叶、中药材、火龙果、母牛、育肥猪、猕猴桃、辣椒、梅花鹿等多个涉农保险,广西启动糖料蔗价格指数保险试点,大连已开展玉米、水稻、海珍品养殖风力指数、藻类养殖风力指数、海水鱼养殖等26个涉农保险。截至2016年,农业保险实现保费收入417.7亿元,参保农户约1.9亿户次,提供风险保障1.42万亿元,仅南方洪涝灾害农险支付赔款超过70亿元。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试点拓展到31个省市,“保险+期货”试点在6省推开。

当前,在开展以上绿色保险产品的基础上的基础上,保险公司还积极探索开发新的绿色保险产品,比如环保技术装备保险、针对低碳环保类消费品的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保险、船舶污染损害责任保险等绿色保险产品也在积极的研发中,有的已经开始试点。同时,保险机构在承保绿色保险的同时,充分发挥风险管理专业优势,积极面向企业开展风险监测、风险评估,及时提示风险隐患,并向社会公众宣传和普风险管理知识。绿色保险作为绿色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履行社会责任、创造社会价值的主要承载主体,在助推国家绿色金融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正在与日俱增、日渐凸显。

二、绿色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在看到绿色保险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要看到,绿色保险的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从企业、保险公司和政府三个维度来分析,主要有:

一是企业缺乏投保动力。目前,很多企业对绿色保险的投保积极性不高,究其原因,一方面因为企业对绿色保险的了解不多,不知道保什么、如何购买。加之绿色保险事故相对频率低,大多数投保企业鲜有赔付经历,保险保障获得感不强。另一方面,很多企业环保意识差、保险意识薄弱,还不会通过自身技术的改进和风险规避的处理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还有的企业侥幸思想严重,不愿意花钱买保障。还有,目前推动的绿色保险产品种类单一,无法契合企业的需求

二是保险公司缺乏技术和能力。绿色保险风险较为特殊,定价费率难以确定。由于绿色保险具有损失特别大的特点,一次事故可能造成的损害难以估量,长尾风险较大,而保险公司数据积累有效,导致产品定价难,费率厘定与风险状况不匹配,理赔限制多而保费偏高,产品竞争力低。加之绿色保险目前难以集聚大量同质标的分散风险,难以适用大数法则把风险固定下来,保险公司为了利润最大化,更愿意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更为成熟的传统市场。

三是政府在支持和推动上有待加强。绿色保险大部分只有强制才能在更大范围地推开,而当前相关的险种强制推行尚未写入法规,导致政府因缺少法律依据,而紧靠行政力量,难以推行。还有的地方政府和部门对绿色保险了解不多,思想认识没有上去,不懂得利用绿色保险这个工具,推动风险分散和对风险的管理。还有的地方政府受限于财力有限,对企业参保不能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来激励企业投保,从而推动力度不大。

三、推进绿色保险的建议

党的十九大提出推进绿色金融的战略部署,为我们今后开展绿色保险指明了方向。下一步,要在总结前一阶段绿色保险开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把绿色保险不断推向深入。

一是大力推进绿色保险产品升级创新。要推动绿色产品实现三个增加,即保障范围的增加、产品种类的增加以及保险服务的增加。加快绿色保险产品研发和创新步伐,增加绿色保险有效供给,大力发展巨灾保险、技能环保设备保险、绿色企业贷款保证保险、生态农业保险等各种绿色保险险种,不断拓宽服务领域,更好满足社会和企业绿色发展的各种需要。

二是推动保险业深度参与风险管理。充分发挥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优势,加强与保险经纪公司、第三方评估机构的合作,不断提高风险评估、风险防范、损害鉴定、防灾防损等专业化能力,深度参与投保企业的风险管理全过程,全面提升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

三是推动保险业创新。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保险业体制机制、产品服务、商业模式等创新。充分运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保险公司的管理水平,发展“互联网+保险”,降低保险公司经营成本,提高经营管理效率。要建立统一的绿色保险数据库,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收集和管理环境污染、环境损害、节能减排、污染损害赔偿支出等数据,形成共享数据库,为绿色保险产品的创新研发、费率厘定、承保理赔、风险服务等提供数据支持,提高绿色保险科学化和专业化水平。

四是各级政府大力支持。绿色保险传统推动难度较大,一般由政府支持保险公司积极推广,只有依靠产品的优势、服务的优势和有效的行政压力,才能使企业接受。另外一个方面就是政府在财政补贴方面的安排,对投保企业进行保费补贴,引导企业积极投保,同时,政府也从制度上为保险公司考虑兜底设计,调动保险公司开展绿色保险的积极性,从而使绿色保险能在更大范围推广。

五是加强宣传。要采取多种方式,运用多种媒体,政府、保险监管部门、保险公司共同发力,充分宣传国家绿色金融的重大战略,充分宣传绿色保险的功能作用,使政府、企业乃至全社会都了解绿色保险,明白绿色保险的功能和作用,进而懂得使用绿色保险这一工具,以此来推动绿色保险发展。

(作者单位:特华博士后科研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