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国际保险业系统性风险事件处置的借鉴和启示

发布时间:2017-12-22 09:51:17    作者:朱伟忠 金致远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广东保监局 朱伟忠 金致远

1979年我国恢复保险业务以来,保险业取得长足发展,截至2017年6月底,保险业资产总量超过16万亿元。但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保险市场仍处在初级阶段,没有经历完整周期,缺乏系统性风险防范化解经验。当前保险业面临的风险错综复杂,既要防“黑天鹅”,也要防“灰犀牛”,借鉴发达保险市场处理系统性风险事件的经验做法,对于加强保险监管、应对风险挑战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际保险业发生的系统性风险事件

(一)日本寿险业整体利差损风险事件。上世纪末,日本经济持续衰退,股市低迷,长期利率不断下降,寿险业投资收益大幅下滑,加上日元升值,海外投资资产出现汇兑损失。1997年日本寿险排名第 16 位的日产生命保险公司宣布破产,成为战后 50 年倒闭的第一家保险公司。随后,东邦生命、大正生命、千代田生命等6家保险公司相继破产。日本寿险公司破产潮的根本原因是:保险业在经济繁荣时期销售大量高预定利率的保单,平均预定利率达6%,泡沫经济破灭后,政府为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实行超低利率政策,面对巨大的利差损,非正常退保和满期给付事件大量上升,保险业整体偿付能力不足,引发系统性风险。

(二)欧洲富通集团投资巨大亏损风险事件。富通集团以保险业务为主,陆续收购比利时通用银行、荷兰银行部分业务后,2007年一跃成为欧洲最大的金融机构之一,在2008年世界《财富》500强榜单中资产排名第14位。富通集团的投资组合中,证券化资产占比最高时达86%,次贷危机中资本市场整体下跌,投资的证券资产大幅缩水导致巨大损失,富通集团的股票价格也从最高的34欧元下跌到低于1欧元。由于市场恐慌,富通集团无法筹措补充资本金,濒临破产,并引起国际保险业的连锁反应。中国平安2007年以19.1欧元/股的价格投资富通集团,后增持到4.99%,该项投资亏损超过200亿元人民币。

(三)美国国际集团流动性危机风险事件。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席卷全球。美国国际集团(以下简称AIG)是美国最大的保险公司,总资产超过1万亿美元。AIG购买了大量次级贷款,为超过6000亿美元的债券提供信用违约掉期保险产品。2007年和2008年,此项业务分别亏损115亿美元和286亿美元。2008年四季度,AIG亏损617亿美元,创美国公司历史最大季度亏损,国际评级机构大幅下调AIG的评级,股价暴跌。重大亏损、评级下调、股价暴跌、追加抵押等危机事件环环相扣,引发连锁反应,仅用三天便使AIG走入绝境,大量保单持有人权益得不到保护,极易导致美国金融保险业系统性风险。

二、国际保险业系统性风险事件的主要特点和变化规律

(一)主要特点。巨灾是传统保险业面临的最大风险事件,但随着再保险市场的成熟,“9·11”恐怖袭击、“5·12”汶川地震、“3·11”地震海啸等多起巨灾均未形成系统性保险业风险。与此同时,近年来新领域系统性风险事件不断发生,影响面广、破坏性强,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流动性风险成为保险业最突出的系统性风险。例如,AIG 保险业务稳健,资产质量较高,但受到美国次贷危机影响,短期遇到严重的流动性危机无法解决,濒临破产。二是产品设计偏差是系统性保险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如,AIG根据危机前次贷产品的报表数据和数学模型,设计销售大量信用违约掉期产品;日本寿险业根据经济的乐观预期,设计销售大量长期高利率产品,当形势发生变化时,这些保险产品将导致严重的流动性危机。三是保险系统性风险逐步由承保领域转向投资领域。现代保险企业投资范围拓宽,投资能力面临较高考验。AIG不仅投资次级债,还通过出借证券加杠杆开展融券业务;富通集团投资证券化资产,均产生巨额损失。四是保险监管存在滞后性。金融保险业创新速度较快,新业务发展总是先于监管制度规则。如果监管不能规范创新,就不能及时防范可能发生的风险。

(二)演变规律。一是在经济金融繁荣时刻,保险风险会逐步积累,但隐蔽性较强,难以觉察。例如,日本利差损的背景是上世纪80—90年代初的经济繁荣,保险业快速扩张、恶性竞争,呈现出高增长、高利润率的表面繁荣,掩盖了高利率产品不断积累的风险。二是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成为保险系统性风险爆发的导火索。外部环境变化包括经济周期出现、宏观政策收紧及金融风险跨行业传递等。例如,AIG流动性风险的诱因是房地产经济出现拐点;日本保险业利差损风险的诱因是经济从上行周期转向下行,利率不断调低;富通集团投资风险的诱因是美国次贷危机传递到欧洲,演变为全球金融风险。三是保险风险事件的影响扩大至其他金融市场。几乎每次的保险风险事件都会伴随着股价暴跌,叠加评级机构降低信用评级。如AIG因为连锁反应,导致偿债能力下降,被迫抵押更多资产,陷入恶性循环,出现严重的流动性危机。四是由个别保险公司演变为行业整体的信用危机。如日本寿险行业的利差损风险从一家公司破产,逐渐增多,演变到整个行业都发生信用危机,产生大量非正常退保和给付,形成系统性风险。

三、各国处理系统性风险事件的经验做法

(一)营救企业,重点是恢复偿债能力。一是企业自救。最基本的方式是通过各种途径补充资本金。如富通集团在陷入困境初期,筹集资本金自救,但由于股价下跌,仅筹集了31亿欧元,缺口达52亿欧元,无法实现目标。二是行业兼并。为避免陷入困境的保险公司破产,市场上其他保险公司实施兼并,全面介入被兼并公司的经营管理,保障业务正常运行。如在日本寿险业整体利差损风险事件中,发生了多起行业内部兼并,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风险的破坏程度。三是政府收购。政府收购危机企业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整体收购。如在次贷危机中,美联储与AIG达成协议,向AIG提供贷款,持有79.9%的股权,AIG迅速被国有化;另一种是分拆收购。如富通集团在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的业务分别被当地政府出资收购,恢复偿债能力,逐步度过危机。

(二)营救行业,重点是重建行业信心。一是向行业整体注入流动性。在次贷危机中,美联储一方面对AIG实施先后约1800亿美元的援助计划,帮助AIG补充资金;另一方面通过大幅降息、信贷创新工具、量化宽松政策,积极为金融保险市场注入流动性。二是为行业提高信用程度。由于担心AIG在信贷违约掉期市场难以承担风险而违约,引发行业信用危机,美国政府出资,收购了AIG以信用违约掉期进行担保的债券。三是引导行业调整经营方向。积极引导保险公司转变经营理念,提升风险管理水平。如为化解利差损风险,日本金融监管部门引导保险公司调整经营策略,积极推出保障型产品和利率浮动产品,连续多次降低寿险产品预定利率,降低负债风险;减少对高风险产品的投资比例,降低资产风险;加大管控力度,精减合并机构,缩减编制人员,降低经营管理成本。四是通过刺激经济为行业创造环境。如次贷危机后,美国政府先后提出了包括1680亿美元的减税、7000亿美元的问题资产纾困方案、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方案等,累计救市金额达1.66万亿美元,既包括注资、剥离问题资产、为金融机构负债提供担保等针对金融保险业的具体措施,也包括减税和增加社会公共支出等提振实体的经济政策。

(三)营救保单,重点是保护被保险人权益。营救保单指在危机企业无法挽救,且其破产不会造成整个行业系统性危机的情况下,从保护被保险人权益出发所采取的拯救措施。一是针对短期保单,包括财产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和短期健康保险。这类短期保单,其保险标的不随时间推移而增加风险,操作较简单,可转移给其他保险公司,也可直接退还未到期保费解除合同。二是针对长期保单,主要是指寿险和长期健康保险。一般采取保单转移的方式,将被保险人未到期保单按保险金额的一定比例转移给其他保险公司承担。如1997年日产生命破产时亏损 3029亿日元,由保户保障基金弥补2000亿日元,余下1000多亿日元由保单持有人保护机构新组建的青叶生命承担,在此后五年经营中通过盈利、保险金额平均削减 25%、预定利率由5.5%下调至2.75%等措施逐步消化。

四、对我国保险业风险处置工作的启示和建议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强调“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防范化解保险业系统性风险,既要具备国际视野,巧借他山之石,又要立足我国国情,善聚各方之力。

(一)在宏观审慎调控框架中引入市场预期管理。市场具有放大作用,在繁荣情况下会极度乐观,危机时极度悲观,不利于风险处置。主动加强预期管理,是国际保险业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的一个重要经验。保险业宏观审慎监管要引入预期管理,一方面,在市场盲目乐观时能够预警到风险,提前防范和化解;另一方面,在市场极端恐慌时积极果断应对,有效引导、协调和稳定市场预期,减少市场预期混乱导致的波动和损失。

(二)针对重点企业制定化解风险的专项方案。当出现系统性风险时,表明市场已经失灵,靠企业、行业自身无法渡过难关。如果仍然盲目相信市场,不采取措施,损失将无可挽回。如对于“大而不能倒”的企业,美联储收购AIG,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收购富通集团,实现国有化;对于“可以倒但别伤到人”的企业,日本保户保障基金参与破产企业重组。重大保险风险往往与其他金融经济风险交织,需要相关监管部门加强政策和信息协调互通,针对重点风险企业分类识别,有针对性地制定处置方案,把风险的影响化解到最小、损失降到最低。

(三)丰富防范化解保险流动性风险的工具箱。从发达保险市场经验看,解决保险市场系统性风险的基础是流动性,危机时刻需要注入流动性,方式包括并购、增资、发债、贷款、提供担保、承担负债、处置资产等。建议我国设立保险业风险并购基金,将风险处置前移,对重大风险实施流动性救助。财政、货币、资本市场等手段要积极配套,丰富处置保险流动性风险的工具箱。

(四)把握处置危机企业资产负债的时机和方法。政府收购危机企业或为危机企业提供信用担保后,需通过处置资产换取现金流,偿还负债。对比AIG和富通集团资产处置方式对化解系统性风险产生不同效果,美国政府提供信用担保后逐步处置AIG资产,危机过后完全退出实现大幅盈利;富通集团使用拆分方法处置资产,股价大幅下跌,并引发国际诉讼纠纷。因此,在处置危机企业的资产和负债时,要讲究时机和方式,避免在处置风险过程中引发新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