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记者观察:拿什么应对误导“升级”

发布时间:2019-12-02 14:45:00    作者: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实习记者 刘婷

情景故事讲保险、专家做客讲保险、幽默段子讲保险……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如今宣传保险知识的平台、方式越来越多。消费者只要输入关键词“保险”,在算法的驱动下,获得保险信息易如反掌。但是对于没有掌握基础保险知识的消费者而言,面对那些网络攻势猛烈却不知真伪、难辨真假,存在大量销售“误导”的海量信息,难免会感到“知识焦虑”“选择焦虑”。

笔者近日梳理了大量网络信息,发现虽然大多数信息都打着“良心推荐”的旗号,但内容仍然不乏理念误导、产品误导。这一波看似“良心推荐”的知识传播却暗藏销售“误导”,亟待监管的关注。比如刷短视频时,我们会看到一位自称理财专家的“小姐姐”笃定地告诉大家:“重疾险一定要买,因为它确诊即赔。”重疾险一定要买没错,但它确诊即赔吗?我们查阅保险合同可以发现,重疾险的赔付一般情况有如下三种:一是确诊某种重疾;二是为治疗某种重疾行某种治疗手段;三是确诊某种重疾,且确诊(发病)后存在某种症状。可见,“确诊即赔”是不负责任的“随口说说”。还有,为销售儿童保险,一些标题为《买了这些保险,孩子看病不花一分钱》的文章写了孩子必备的几个险种,其中有医保、意外险、百万医疗险等。推荐的险种没错,但事实上,每个险种都会有一定的免赔额,产品不同,免赔额也不同。“不花一分钱”显然是吸睛的“噱头”。再有,在短视频平台上,“百万医疗险”是备受宠爱的产品,因为其价格便宜,这种“推荐”看上去更贴近人们“花小钱能办大事”的消费心理,而现实情况中,投保“百万医疗险”需要被保险人无住院史、无过往病史,购买这类险种核保非常严格,而且市面上能够保证续保的产品很少。更有甚者宣传“百万医疗险啥都能赔”更是不负责任的“误导”。这类险种不仅规定病种范围,还有免赔额的限制。“啥都能赔”显然是言过其实……看上去越来越“真诚”的宣传话术,越来越便利的购险模式,却处处埋“坑”。消费者该拿什么来应对这些“误导”呢?

笔者建议,消费者要在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的信息获取渠道。如购买保险之初,处于理念学习阶段,可以选择关注官方渠道(如银保监会及旗下媒体)发布的信息,进行保险知识“自学”。因为官方发布信息并无任何“利益”驱动,其发布的相关信息客观、准确,有助于消费者认清保险的本质、树立正确的保险理念,了解各类险种的作用及配置的基本原则,让消费者对保险有正确的认知。而在产品购买阶段,则要注意查看销售机构、销售人员是否有正规资质,产品是否为官方备案产品,同时认清产品属性、功能、特点,细心读懂保险条款(尤其涉及切身利益的信息,如保险责任、责任免除等),然后根据自己的保险需求和交费能力,按照合法合规的方式购买产品。切勿随意听信网络上的信息,在没有做到充分了解产品的情况下,随性点击跳转链接,将产品放进“购物车”。简言之,做购买决定要三思而后行,从细节做起,因为细节里往往埋着看不到的“坑”。

保险产品关乎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险市场的完善需要多方合力、共同维护,这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如今,监管对于保护消费者权益不断“亮剑”,颁布新规、消费提示、实名处罚,多措并举、稳抓狠打。而作为与销售机构“亲密接触”的消费者,面对不断“升级”的销售误导,我们更应懂得用知识“武装自己”,保护自己。除了具备应有保险知识、树立正确的保险理念外,还要懂得辨别信息真伪,懂得通过法律手段合情合理地维护自身权益。这是对自己及家人,最起码的责任。


记者观察:拿什么应对误导“升级”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19-12-02

实习记者 刘婷

情景故事讲保险、专家做客讲保险、幽默段子讲保险……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如今宣传保险知识的平台、方式越来越多。消费者只要输入关键词“保险”,在算法的驱动下,获得保险信息易如反掌。但是对于没有掌握基础保险知识的消费者而言,面对那些网络攻势猛烈却不知真伪、难辨真假,存在大量销售“误导”的海量信息,难免会感到“知识焦虑”“选择焦虑”。

笔者近日梳理了大量网络信息,发现虽然大多数信息都打着“良心推荐”的旗号,但内容仍然不乏理念误导、产品误导。这一波看似“良心推荐”的知识传播却暗藏销售“误导”,亟待监管的关注。比如刷短视频时,我们会看到一位自称理财专家的“小姐姐”笃定地告诉大家:“重疾险一定要买,因为它确诊即赔。”重疾险一定要买没错,但它确诊即赔吗?我们查阅保险合同可以发现,重疾险的赔付一般情况有如下三种:一是确诊某种重疾;二是为治疗某种重疾行某种治疗手段;三是确诊某种重疾,且确诊(发病)后存在某种症状。可见,“确诊即赔”是不负责任的“随口说说”。还有,为销售儿童保险,一些标题为《买了这些保险,孩子看病不花一分钱》的文章写了孩子必备的几个险种,其中有医保、意外险、百万医疗险等。推荐的险种没错,但事实上,每个险种都会有一定的免赔额,产品不同,免赔额也不同。“不花一分钱”显然是吸睛的“噱头”。再有,在短视频平台上,“百万医疗险”是备受宠爱的产品,因为其价格便宜,这种“推荐”看上去更贴近人们“花小钱能办大事”的消费心理,而现实情况中,投保“百万医疗险”需要被保险人无住院史、无过往病史,购买这类险种核保非常严格,而且市面上能够保证续保的产品很少。更有甚者宣传“百万医疗险啥都能赔”更是不负责任的“误导”。这类险种不仅规定病种范围,还有免赔额的限制。“啥都能赔”显然是言过其实……看上去越来越“真诚”的宣传话术,越来越便利的购险模式,却处处埋“坑”。消费者该拿什么来应对这些“误导”呢?

笔者建议,消费者要在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的信息获取渠道。如购买保险之初,处于理念学习阶段,可以选择关注官方渠道(如银保监会及旗下媒体)发布的信息,进行保险知识“自学”。因为官方发布信息并无任何“利益”驱动,其发布的相关信息客观、准确,有助于消费者认清保险的本质、树立正确的保险理念,了解各类险种的作用及配置的基本原则,让消费者对保险有正确的认知。而在产品购买阶段,则要注意查看销售机构、销售人员是否有正规资质,产品是否为官方备案产品,同时认清产品属性、功能、特点,细心读懂保险条款(尤其涉及切身利益的信息,如保险责任、责任免除等),然后根据自己的保险需求和交费能力,按照合法合规的方式购买产品。切勿随意听信网络上的信息,在没有做到充分了解产品的情况下,随性点击跳转链接,将产品放进“购物车”。简言之,做购买决定要三思而后行,从细节做起,因为细节里往往埋着看不到的“坑”。

保险产品关乎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险市场的完善需要多方合力、共同维护,这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如今,监管对于保护消费者权益不断“亮剑”,颁布新规、消费提示、实名处罚,多措并举、稳抓狠打。而作为与销售机构“亲密接触”的消费者,面对不断“升级”的销售误导,我们更应懂得用知识“武装自己”,保护自己。除了具备应有保险知识、树立正确的保险理念外,还要懂得辨别信息真伪,懂得通过法律手段合情合理地维护自身权益。这是对自己及家人,最起码的责任。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