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信托业应有危机意识

发布时间:2020-02-24 10:10:17    作者: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柏托

近年来,信托业快速发展,在资产规模上已经跻身金融第二大子行业。信托业转型速度也在不断加大,但面临宏观经济结构调整和泛资管的巨大竞争压力,转型工作依然任重道远,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更是给艰难转型期的全行业,再添一份忧虑:信托业能否既有效应对这一突发变化,又不影响既定转型路径?

从多方面情况来看,此次疫情对信托行业的影响,令人堪忧。首先,在疫情期间,政府出台文件,明确指出推迟在建、在售房地产项目开工、开售时间,信托公司在地产业务上的展业,受现场尽调限制,也基本停摆。个别信托公司的地产项目已经出现逾期。据第三方机构克而瑞统计,2020年,95家典型房企共有5575亿元的债券到期。其次,在消费金融方面,涉及餐饮、旅游、物流等领域的存续信托项目,将因为需求的疲软,可能产生潜在风险,且展业、新增项目的难度巨大。以零售餐饮和旅游服务行业为例,有机构测算这两个行业春节期间共损失1万亿元以上。第三,政信类业务短期不容乐观。地方政府正全力推进疫情防控阻击战,不排除部分区域的政信类项目出现逾期兑付情况。第四,近年来,部分信托公司转型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面对疫情,很多中小微企业出现生存压力,业务还款风险加剧,该风险将向信托公司传导。

凡此种种,信托公司应该有危机意识。逆周期抗风险能力,考验的是战略定位、产业研究、产品丰富度、科技运营力、人才积累等综合竞争力。信托公司根据自身禀赋、资源,无论是在哪方面进行重点战略业务的布局,都应该提前保持足够的居安思危意识,做好相应的资源、智力、人才、技术等配置安排。这应该是常态策略,也应该是应对突发变局的行业智胜王道。

更重要的是,也应该从“危”中看到“机”。如果说过去的“谋篇布局”决定了现在的应对水平,那么现在的机遇意识,也决定了未来的竞争前景。

近期,诸多政府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应对疫情,切实推进经济的逐步恢复和正常运行。央行开展1.2万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投放资金,确保流动性充足供应;银保监会要求金融机构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企业,不得盲目抽贷、断贷、压贷。积极的财政政策、宽松的货币政策为中小微企业纾困等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推进、落实,提振了市场信心。可以预见,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基本上是短期的。随着更大范围、更大力度抗疫工作的推进,疫情也有可能超预期结束。

尽管疫情期间大消费、物流运输、旅游、餐饮、地产等较多领域受到较大冲击,但不应盲目夸大其负面影响,应该理性看待其未来走势:一方面,此次疫情一定程度上挤压了部分产业的泡沫,但也为医疗、大健康、网络教育、5G、人工智能等行业创造了发展动力,值得信托公司继续深耕细作。另一方面,大消费、餐饮、物流、批发零售等领域在疫情结束后,可能迎来增长、反弹。此外,为了刺激经济,政府已经明确将聚焦重点领域重大工程,发挥政策性金融的逆周期调节作用,这将为信托公司锚定公路、铁路、城建、物流、生态环保、社会民生等领域,创造更多业务机遇。疫情之后,宏观经济将恢复到紧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升级的大方向上来,信托公司应该继续因应而为,磨砺自己的产业眼光和风控能力,争取提前抢位、站在产业发展的大风口。

值得关注的是,除了积极支持实体经济、助力产业企业抗疫之外,信托公司春节以来充分发挥了信托制度优势,通过发行10多只专项慈善信托项目,积极参与直接抗疫阻击战,不仅发挥了本源作用,彰显了企业社会责任,而且体现出未来慈善主力军的巨大潜力和重大机遇。

(作者系金融从业者)


信托业应有危机意识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20-02-24

□柏托

近年来,信托业快速发展,在资产规模上已经跻身金融第二大子行业。信托业转型速度也在不断加大,但面临宏观经济结构调整和泛资管的巨大竞争压力,转型工作依然任重道远,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更是给艰难转型期的全行业,再添一份忧虑:信托业能否既有效应对这一突发变化,又不影响既定转型路径?

从多方面情况来看,此次疫情对信托行业的影响,令人堪忧。首先,在疫情期间,政府出台文件,明确指出推迟在建、在售房地产项目开工、开售时间,信托公司在地产业务上的展业,受现场尽调限制,也基本停摆。个别信托公司的地产项目已经出现逾期。据第三方机构克而瑞统计,2020年,95家典型房企共有5575亿元的债券到期。其次,在消费金融方面,涉及餐饮、旅游、物流等领域的存续信托项目,将因为需求的疲软,可能产生潜在风险,且展业、新增项目的难度巨大。以零售餐饮和旅游服务行业为例,有机构测算这两个行业春节期间共损失1万亿元以上。第三,政信类业务短期不容乐观。地方政府正全力推进疫情防控阻击战,不排除部分区域的政信类项目出现逾期兑付情况。第四,近年来,部分信托公司转型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面对疫情,很多中小微企业出现生存压力,业务还款风险加剧,该风险将向信托公司传导。

凡此种种,信托公司应该有危机意识。逆周期抗风险能力,考验的是战略定位、产业研究、产品丰富度、科技运营力、人才积累等综合竞争力。信托公司根据自身禀赋、资源,无论是在哪方面进行重点战略业务的布局,都应该提前保持足够的居安思危意识,做好相应的资源、智力、人才、技术等配置安排。这应该是常态策略,也应该是应对突发变局的行业智胜王道。

更重要的是,也应该从“危”中看到“机”。如果说过去的“谋篇布局”决定了现在的应对水平,那么现在的机遇意识,也决定了未来的竞争前景。

近期,诸多政府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应对疫情,切实推进经济的逐步恢复和正常运行。央行开展1.2万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投放资金,确保流动性充足供应;银保监会要求金融机构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企业,不得盲目抽贷、断贷、压贷。积极的财政政策、宽松的货币政策为中小微企业纾困等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推进、落实,提振了市场信心。可以预见,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基本上是短期的。随着更大范围、更大力度抗疫工作的推进,疫情也有可能超预期结束。

尽管疫情期间大消费、物流运输、旅游、餐饮、地产等较多领域受到较大冲击,但不应盲目夸大其负面影响,应该理性看待其未来走势:一方面,此次疫情一定程度上挤压了部分产业的泡沫,但也为医疗、大健康、网络教育、5G、人工智能等行业创造了发展动力,值得信托公司继续深耕细作。另一方面,大消费、餐饮、物流、批发零售等领域在疫情结束后,可能迎来增长、反弹。此外,为了刺激经济,政府已经明确将聚焦重点领域重大工程,发挥政策性金融的逆周期调节作用,这将为信托公司锚定公路、铁路、城建、物流、生态环保、社会民生等领域,创造更多业务机遇。疫情之后,宏观经济将恢复到紧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升级的大方向上来,信托公司应该继续因应而为,磨砺自己的产业眼光和风控能力,争取提前抢位、站在产业发展的大风口。

值得关注的是,除了积极支持实体经济、助力产业企业抗疫之外,信托公司春节以来充分发挥了信托制度优势,通过发行10多只专项慈善信托项目,积极参与直接抗疫阻击战,不仅发挥了本源作用,彰显了企业社会责任,而且体现出未来慈善主力军的巨大潜力和重大机遇。

(作者系金融从业者)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