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首席观点

积极推动医疗卫生体系改革

发布时间:2020-03-05 08:34:51    作者: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林采宜 汤咏仪

2019年末开始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引发公众对于国家医疗卫生环境的探讨,本文基于客观数据来比较主要国家在公共医疗卫生方面的财政投入。

为何西方发达国家普遍人均寿命较高?虽然充裕的物质生活资料、文化背景、社会关系模式、生活习惯甚至包括气候条件等诸多因素都对寿命有所影响,然而良好的医疗卫生条件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医疗卫生条件的数据来看,西方发达国家人均预期寿命(包括美国、英国、德国、瑞典、丹麦、挪威)在78岁以上,其人均医疗支出普遍在4000美元以上。在亚洲,人均医疗支出和人均寿命较高的两个国家是日本与新加坡,其人均医疗支出分别为3733美元、2280美元,人均预期寿命分别是84.1岁、82.9岁。人均医疗卫生支出水平低的印度与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只有68.8岁、76.4岁。

从中国的数据来看,2000年至2018年间,中国居民人均寿命随着医疗卫生投入的增加而延长。2000年,中国的人均卫生总费用仅361.9元,到2018年已达4148元,是2000年的11倍,而人均预期寿命也相应从71.4年延长至77年。

从各国医疗卫生财政支出占GDP比重来看,中国、新加坡、印度在医疗卫生方面的投入与西方发达国家差距较大。2010年以来,发达国家的该指标均维持在6%以上,而中国、新加坡、印度3个国家最高也才不到3%。但可以看到,中国在医疗卫生投入方面的重视程度在提升,2015年超越了新加坡,并于2017年达到了2.98%。

从目前的医疗卫生服务覆盖情况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大多发达国家医疗卫生服务覆盖指数已超过了80,德国为79,中国为76,而印度仅为56。

上述指标显示,中国与印度在医疗卫生投入方面与发达国家相距甚远,目前国内医疗条件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

从各国医疗卫生投入的数据比较来看,我国在医疗卫生体系方面的公共财政支出还有待增加。此外,从发达国家的公共卫生管理经验来看,完全的政府规划实现配置和完全的自由市场机制各有其弊。英、美两国长达半个世纪的改革历程显示,在医疗资源配置领域,政府与市场的力量均不能缺席,主次关系由当时国内的具体情况决定。新加坡政府以相对低的医疗卫生投入,给公民提供了较高质量的医疗健康服务,其经验的成功之处在于以防为主。2018年新加坡健康促进局收到政府拨款占政府卫生健康机构运营开支的3.08%,且政府拨款数还在上升,相比之下,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重点在患病后的医疗诊治中,因此公共医疗卫生费用不减反增,产出/投入比率较低。

因此,除了大幅增加医疗卫生在公共财政支出中的占比以外,我国更应该积极推动医疗卫生体系的改革,建立多元化的防控及治疗体系,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国民健康保障。

(林采宜系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华安基金首席经济学家)


首席观点

积极推动医疗卫生体系改革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20-03-05

□林采宜 汤咏仪

2019年末开始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引发公众对于国家医疗卫生环境的探讨,本文基于客观数据来比较主要国家在公共医疗卫生方面的财政投入。

为何西方发达国家普遍人均寿命较高?虽然充裕的物质生活资料、文化背景、社会关系模式、生活习惯甚至包括气候条件等诸多因素都对寿命有所影响,然而良好的医疗卫生条件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医疗卫生条件的数据来看,西方发达国家人均预期寿命(包括美国、英国、德国、瑞典、丹麦、挪威)在78岁以上,其人均医疗支出普遍在4000美元以上。在亚洲,人均医疗支出和人均寿命较高的两个国家是日本与新加坡,其人均医疗支出分别为3733美元、2280美元,人均预期寿命分别是84.1岁、82.9岁。人均医疗卫生支出水平低的印度与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只有68.8岁、76.4岁。

从中国的数据来看,2000年至2018年间,中国居民人均寿命随着医疗卫生投入的增加而延长。2000年,中国的人均卫生总费用仅361.9元,到2018年已达4148元,是2000年的11倍,而人均预期寿命也相应从71.4年延长至77年。

从各国医疗卫生财政支出占GDP比重来看,中国、新加坡、印度在医疗卫生方面的投入与西方发达国家差距较大。2010年以来,发达国家的该指标均维持在6%以上,而中国、新加坡、印度3个国家最高也才不到3%。但可以看到,中国在医疗卫生投入方面的重视程度在提升,2015年超越了新加坡,并于2017年达到了2.98%。

从目前的医疗卫生服务覆盖情况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大多发达国家医疗卫生服务覆盖指数已超过了80,德国为79,中国为76,而印度仅为56。

上述指标显示,中国与印度在医疗卫生投入方面与发达国家相距甚远,目前国内医疗条件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

从各国医疗卫生投入的数据比较来看,我国在医疗卫生体系方面的公共财政支出还有待增加。此外,从发达国家的公共卫生管理经验来看,完全的政府规划实现配置和完全的自由市场机制各有其弊。英、美两国长达半个世纪的改革历程显示,在医疗资源配置领域,政府与市场的力量均不能缺席,主次关系由当时国内的具体情况决定。新加坡政府以相对低的医疗卫生投入,给公民提供了较高质量的医疗健康服务,其经验的成功之处在于以防为主。2018年新加坡健康促进局收到政府拨款占政府卫生健康机构运营开支的3.08%,且政府拨款数还在上升,相比之下,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重点在患病后的医疗诊治中,因此公共医疗卫生费用不减反增,产出/投入比率较低。

因此,除了大幅增加医疗卫生在公共财政支出中的占比以外,我国更应该积极推动医疗卫生体系的改革,建立多元化的防控及治疗体系,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国民健康保障。

(林采宜系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华安基金首席经济学家)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