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做好大基建的金融支持势在必行

发布时间:2020-03-16 09:52:14    作者: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孙兆东

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提出,要加快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等七大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这七大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称为“新基建”,概括讲“新基建”,主要是发力于科技端的基础设施建设。

其实,中国对基础设施的认识,从“要想富先修路”得到验证。“新基建”也好,“传统基建”也罢,我们姑且把所有与基础设施相关的建设都纳入“大基建”的定义,“大基建”对于我国国民经济和人民福祉都将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当前面对国内国际疫情和极其复杂的经济形势,基建领域投资的拉动,会使经济走出低谷,走向复苏,踏上新时代、新周期之路。我们称“大基建”还在于,基建投资规模大,基建投资周期长,基建投资拉动性经济能力强。比如,“传统基建”的高铁建设,能拉动上下游几十个行业的增长;再如,“新基建”的人工智能,也能拉动包括软硬件设计、高端制造、能源存储、新型材料等数十个领域的发展。与此同时,伴随“传统基建”和“新基建”的发展,还将带来更多新兴领域投资,也能吸纳和创造更多的劳动就业,培养更多专业化的新兴人才和专业化人才。

“大基建”必有大作为,做好“大基建”的金融支持势在必行,机遇难得。从数据上看,截至3月5日,据不完全统计,21个已公布年度计划投资的省市2020年计划投资总额合计8.5万亿元,17个公布计划投资额的省市投资计划合计40.4万亿元。而从已经公布的这些项目计划来看,基建仍是各地投资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的地区的基建计划投资额甚至占到总投资额的一半以上。此前,媒体报道统计了包括云南、河南、福建、四川、重庆、陕西、河北、江苏、江西、北京等10个省市公布的重点基建项目投资计划,总投资约为25.5万亿元,这些计划项目不会在2020年一年内全部落地,很多需要未来多年建设。但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省市2020年度计划完成投资约4.34万亿元。

从基建的金融视角看,基建投融资是传统商业银行优先支持的中长期产品,因为基建有银行传统授信所需要的抵质押担保等优势,融资模式成熟,风险相对较小。“新基建”相对“传统基建”似乎有所不同,如大数据等基础设施,需要服务器等硬件或技术人才等软件提供融资保证,也就要求有新的融资模式和融资创新作为解决方案。此外,“大基建”涉及面广、资金需求量大,所以仅靠商业银行的资金支持还是远远不够的,也要充分调动社会资金,如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新基建”,调动民间投资以PPP(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运作模式,充分参与。有民间投资的助力,能有效填补投资、运营中的不足之处。 此外,由于“大基建”多是中长期投资的特殊性,其融资也适合资本市场的创新支持,如可探索用“注册制”制度优化等形式,加强资本市场“大基建”金融产品发行效率,也可以通过产业基金、专项债等形式更快速地为基建项目提供资金。按照研究机构的预计,我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潜力不少于33万亿元。

总体来看,尽管遭受了突发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影响,但由于“新基建”以及“大基建”等投资拉动,2020年全社会整体的投资规模将保持6%或更高的增速水平。按照中国人民大学刘元春推算,基建增速每提升1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速0.11个百分点左右。2019年基建增速是3.8%,若想实现2020年5%-6%的经济发展目标,基建增速至少要达到10%,即新增基建超过2万亿元。笔者认为,“新基建”持续发力,“传统基建”强化补短板的多重驱动下,中国经济的投资引擎必将动力十足,可以相信,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也将不低于5.5%。值得注意的是,金融机构要更加积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部署,着力以金融支持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抓住“新基建”和“传统基建”补短板的发展机遇,积极作为,早动手、早受益,创新投融资模式和服务,为中国经济战胜疫情后的恢复发展,发挥重要的金融作用,为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做好金融支持。

(作者系《世界的人民币》作者、建行大学科研处长)


做好大基建的金融支持势在必行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20-03-16

□孙兆东

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提出,要加快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等七大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这七大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称为“新基建”,概括讲“新基建”,主要是发力于科技端的基础设施建设。

其实,中国对基础设施的认识,从“要想富先修路”得到验证。“新基建”也好,“传统基建”也罢,我们姑且把所有与基础设施相关的建设都纳入“大基建”的定义,“大基建”对于我国国民经济和人民福祉都将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当前面对国内国际疫情和极其复杂的经济形势,基建领域投资的拉动,会使经济走出低谷,走向复苏,踏上新时代、新周期之路。我们称“大基建”还在于,基建投资规模大,基建投资周期长,基建投资拉动性经济能力强。比如,“传统基建”的高铁建设,能拉动上下游几十个行业的增长;再如,“新基建”的人工智能,也能拉动包括软硬件设计、高端制造、能源存储、新型材料等数十个领域的发展。与此同时,伴随“传统基建”和“新基建”的发展,还将带来更多新兴领域投资,也能吸纳和创造更多的劳动就业,培养更多专业化的新兴人才和专业化人才。

“大基建”必有大作为,做好“大基建”的金融支持势在必行,机遇难得。从数据上看,截至3月5日,据不完全统计,21个已公布年度计划投资的省市2020年计划投资总额合计8.5万亿元,17个公布计划投资额的省市投资计划合计40.4万亿元。而从已经公布的这些项目计划来看,基建仍是各地投资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的地区的基建计划投资额甚至占到总投资额的一半以上。此前,媒体报道统计了包括云南、河南、福建、四川、重庆、陕西、河北、江苏、江西、北京等10个省市公布的重点基建项目投资计划,总投资约为25.5万亿元,这些计划项目不会在2020年一年内全部落地,很多需要未来多年建设。但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省市2020年度计划完成投资约4.34万亿元。

从基建的金融视角看,基建投融资是传统商业银行优先支持的中长期产品,因为基建有银行传统授信所需要的抵质押担保等优势,融资模式成熟,风险相对较小。“新基建”相对“传统基建”似乎有所不同,如大数据等基础设施,需要服务器等硬件或技术人才等软件提供融资保证,也就要求有新的融资模式和融资创新作为解决方案。此外,“大基建”涉及面广、资金需求量大,所以仅靠商业银行的资金支持还是远远不够的,也要充分调动社会资金,如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新基建”,调动民间投资以PPP(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运作模式,充分参与。有民间投资的助力,能有效填补投资、运营中的不足之处。 此外,由于“大基建”多是中长期投资的特殊性,其融资也适合资本市场的创新支持,如可探索用“注册制”制度优化等形式,加强资本市场“大基建”金融产品发行效率,也可以通过产业基金、专项债等形式更快速地为基建项目提供资金。按照研究机构的预计,我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潜力不少于33万亿元。

总体来看,尽管遭受了突发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影响,但由于“新基建”以及“大基建”等投资拉动,2020年全社会整体的投资规模将保持6%或更高的增速水平。按照中国人民大学刘元春推算,基建增速每提升1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速0.11个百分点左右。2019年基建增速是3.8%,若想实现2020年5%-6%的经济发展目标,基建增速至少要达到10%,即新增基建超过2万亿元。笔者认为,“新基建”持续发力,“传统基建”强化补短板的多重驱动下,中国经济的投资引擎必将动力十足,可以相信,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也将不低于5.5%。值得注意的是,金融机构要更加积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部署,着力以金融支持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抓住“新基建”和“传统基建”补短板的发展机遇,积极作为,早动手、早受益,创新投融资模式和服务,为中国经济战胜疫情后的恢复发展,发挥重要的金融作用,为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做好金融支持。

(作者系《世界的人民币》作者、建行大学科研处长)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