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新基建”内涵辨析和机制创新

发布时间:2020-03-16 09:05:16    作者: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罗桂连

近期,在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金融市场造成恐慌式冲击的背景下,国际经济贸易交往和全球经济发展前景面临深度不确定性。国内掀起了一轮追捧“新基建”的热潮,证券分析师们再次引领新一轮国内“科技创新”,争相向广大股民兜售新知识和新科技,带“新基建”标签的诸多“科技”股鸡犬升天。

何为“新基建”?股圈舆论场认为主要包括七大领域: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这个清单经不起推敲,覆盖面太窄,连前段时间恶炒的“区块链”“氢能源”都不见,“铁公基”等被全面打压,涉嫌别有用心。

需要区分基础设施、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比如,人工智能是应用技术,可能应用于基础设施、工业、服务业和民生领域,但人工智能本身并不是基础设施,其作为应用技术远未成熟,还需要在诸多基础研究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能否及何时大面积运用,存在很大不确定性。需要强调,在基础设施领域使用新技术,应当是成熟适用技术,而不是证券分析师报告中虚构的未来新技术。

明晰“新基建”的内涵和外延,才会有清晰的抓手,既不要因疏忽遗漏而形成新的短板,也不要因盲目投资造成重复建设。“新基建”要结合国际最新技术发展趋势和国内长远发展需要,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新与旧不能截然分开,既包括现有基础设施的升级换代,也包括新型基础设施的创新发展。

“新”的内涵丰富,不只是“新技术”。实质上,“新基建”是各方面针对基础设施领域中存在的诸多突出问题系统性反思,是对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愿望。应当积极稳妥进行投融资机制创新,这是“新基建”更为重要的内涵。

一是新的多方合作的公共治理机制。随着市场经济的全面深入发展和民众素质的显著提升,政府、社会与市场的关系需要因势而动,形成新的多方合作、激励相容、好人举手的公共治理机制。比如,在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领域,各级政府及财政、雇主、家庭(个人)、慈善组织在承担成本方面各自发挥什么作用?公办医院和社会办医如何分工协同?如何构建医生的收入机制?如何形成良好医患关系?

二是新的全生命周期成本承担机制。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普遍涉及巨额的固定资产投资,还需要付出长期的运营维护成本。特定项目是采用使用者付费还是财政付费?如果是使用者付费,如何设定收费机制,承担部分成本还是全部成本,是否将负外部性纳入成本?如果是财政付费,中央、省、县(市)三级财政由哪方承担,如果是共同分担,如何分担?很多领域的长期债务还涉及代际分担。

三是新的轻重缓急排序决策机制。基础设施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众高质量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几十个大的行业,每个大的行业又有不同的技术路径。具体行业与项目的轻重缓急排序,具体技术路径的选择,事关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事关生产和生活成本,直接决定诸多市场主体的核心利益。比如,优先发展大城市还是中小城市?产业优先还是房地产优先?交通能源优先还是医疗教育优先?高速公路优先还是高铁优先,高铁采用轮轨式还是磁悬浮式?

四是新的长期综合财力支撑机制。应当基于人口流入潜力和产业发展前景,合理确定特定城市发展规模和短、中、长期的项目投资计划。通过财政体制改革和税收制度改革,依托所在区域公共资源利用和总体税收收入,形成可持续的长期综合财力。进而编制特定城市的短、中、长期投融资平衡计划及隐性债务化解方案,让地方政府、金融机构、政府投资公司和各类市场主体,形成合理、稳定、积极的合作预期。

五是新的外部性内部化实现机制。通过交通导向开发(TOD)、环境导向开发(EOD)等模式的推广,构建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公共服务项目外部性内部化的实现机制,让更多项目的经济评价和现金流预测有更扎实的理论和案例支撑,让更多项目可以基于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现金流,实现可融资性和长期资金平衡。特别珍惜宝贵的土地资源,做好土地集约与高效利用。

六是新的金融业高水平服务机制。金融行业应当从仅看主体背景的主体融资,转向更多地采用基于项目全生命周期现金流的项目融资模式,为不同所有制企业提供公平融资待遇。商业银行重点支持处于建设期和资产培育期早期项目的融资,给夹层融资、保险资产管理计划、投资基金等金融工具更多空间。大力发展公开债券市场,成熟期资产更多通过公开市场实现证券化,积极发展标准化的权益型REITs。

新一轮基础设施投资的行业范围,应当全面覆盖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有长期支撑作用的领域,主要包括:综合交通物流体系(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管道、智慧交通管理等)、多元化的能源体系(煤、油、气、核、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源传输和配送、智慧能源管理等)、水务系统(水源地、供水厂、污水处理厂、原水供水排水管网、水利、智慧水务管理等)、通信系统(移动网络、5G等高速互联网、铁塔、卫星、观测站等)、医疗体系、教育体系、文化体系、体育体系、行政体系和安全体系等。

除小部分领域已经出现局部或区域过剩外,其他大部分领域还普遍存在不完善、不协调、不均衡的问题,需要有序补短板促发展,投资空间和潜力很大。但是,基础设施建设标准无上限,投资资金需求无极限,需要特别珍惜宝贵资源,形成有效投资,切实提高综合效益。

(作者系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资产证券化专业委员会顾问、天职(北京)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


“新基建”内涵辨析和机制创新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20-03-16

□罗桂连

近期,在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金融市场造成恐慌式冲击的背景下,国际经济贸易交往和全球经济发展前景面临深度不确定性。国内掀起了一轮追捧“新基建”的热潮,证券分析师们再次引领新一轮国内“科技创新”,争相向广大股民兜售新知识和新科技,带“新基建”标签的诸多“科技”股鸡犬升天。

何为“新基建”?股圈舆论场认为主要包括七大领域: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这个清单经不起推敲,覆盖面太窄,连前段时间恶炒的“区块链”“氢能源”都不见,“铁公基”等被全面打压,涉嫌别有用心。

需要区分基础设施、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比如,人工智能是应用技术,可能应用于基础设施、工业、服务业和民生领域,但人工智能本身并不是基础设施,其作为应用技术远未成熟,还需要在诸多基础研究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能否及何时大面积运用,存在很大不确定性。需要强调,在基础设施领域使用新技术,应当是成熟适用技术,而不是证券分析师报告中虚构的未来新技术。

明晰“新基建”的内涵和外延,才会有清晰的抓手,既不要因疏忽遗漏而形成新的短板,也不要因盲目投资造成重复建设。“新基建”要结合国际最新技术发展趋势和国内长远发展需要,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新与旧不能截然分开,既包括现有基础设施的升级换代,也包括新型基础设施的创新发展。

“新”的内涵丰富,不只是“新技术”。实质上,“新基建”是各方面针对基础设施领域中存在的诸多突出问题系统性反思,是对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愿望。应当积极稳妥进行投融资机制创新,这是“新基建”更为重要的内涵。

一是新的多方合作的公共治理机制。随着市场经济的全面深入发展和民众素质的显著提升,政府、社会与市场的关系需要因势而动,形成新的多方合作、激励相容、好人举手的公共治理机制。比如,在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领域,各级政府及财政、雇主、家庭(个人)、慈善组织在承担成本方面各自发挥什么作用?公办医院和社会办医如何分工协同?如何构建医生的收入机制?如何形成良好医患关系?

二是新的全生命周期成本承担机制。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普遍涉及巨额的固定资产投资,还需要付出长期的运营维护成本。特定项目是采用使用者付费还是财政付费?如果是使用者付费,如何设定收费机制,承担部分成本还是全部成本,是否将负外部性纳入成本?如果是财政付费,中央、省、县(市)三级财政由哪方承担,如果是共同分担,如何分担?很多领域的长期债务还涉及代际分担。

三是新的轻重缓急排序决策机制。基础设施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众高质量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几十个大的行业,每个大的行业又有不同的技术路径。具体行业与项目的轻重缓急排序,具体技术路径的选择,事关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事关生产和生活成本,直接决定诸多市场主体的核心利益。比如,优先发展大城市还是中小城市?产业优先还是房地产优先?交通能源优先还是医疗教育优先?高速公路优先还是高铁优先,高铁采用轮轨式还是磁悬浮式?

四是新的长期综合财力支撑机制。应当基于人口流入潜力和产业发展前景,合理确定特定城市发展规模和短、中、长期的项目投资计划。通过财政体制改革和税收制度改革,依托所在区域公共资源利用和总体税收收入,形成可持续的长期综合财力。进而编制特定城市的短、中、长期投融资平衡计划及隐性债务化解方案,让地方政府、金融机构、政府投资公司和各类市场主体,形成合理、稳定、积极的合作预期。

五是新的外部性内部化实现机制。通过交通导向开发(TOD)、环境导向开发(EOD)等模式的推广,构建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公共服务项目外部性内部化的实现机制,让更多项目的经济评价和现金流预测有更扎实的理论和案例支撑,让更多项目可以基于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现金流,实现可融资性和长期资金平衡。特别珍惜宝贵的土地资源,做好土地集约与高效利用。

六是新的金融业高水平服务机制。金融行业应当从仅看主体背景的主体融资,转向更多地采用基于项目全生命周期现金流的项目融资模式,为不同所有制企业提供公平融资待遇。商业银行重点支持处于建设期和资产培育期早期项目的融资,给夹层融资、保险资产管理计划、投资基金等金融工具更多空间。大力发展公开债券市场,成熟期资产更多通过公开市场实现证券化,积极发展标准化的权益型REITs。

新一轮基础设施投资的行业范围,应当全面覆盖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有长期支撑作用的领域,主要包括:综合交通物流体系(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管道、智慧交通管理等)、多元化的能源体系(煤、油、气、核、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源传输和配送、智慧能源管理等)、水务系统(水源地、供水厂、污水处理厂、原水供水排水管网、水利、智慧水务管理等)、通信系统(移动网络、5G等高速互联网、铁塔、卫星、观测站等)、医疗体系、教育体系、文化体系、体育体系、行政体系和安全体系等。

除小部分领域已经出现局部或区域过剩外,其他大部分领域还普遍存在不完善、不协调、不均衡的问题,需要有序补短板促发展,投资空间和潜力很大。但是,基础设施建设标准无上限,投资资金需求无极限,需要特别珍惜宝贵资源,形成有效投资,切实提高综合效益。

(作者系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资产证券化专业委员会顾问、天职(北京)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