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记者观察:线上贷款发展提速

发布时间:2020-03-25 09:24:29    作者: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记者 高嵩

近期,随着国内新冠肺炎疫情趋于平稳,尽快推动小微企业复工复产、走出疫情影响,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工作的重要一环。

作为我国宏观经济的“毛细血管”,小微企业贡献了国内80%的就业和60%的GDP。有调查显示,我国一半以上的小微企业隶属于餐饮住宿、文化旅游和批发零售行业,而这些行业也是在本次疫情中受影响较大的行业。资金链紧张、还款压力增大是小微企业受疫情影响的关键原因,而疫情发生后的三个月内,被认为是大部分小微企业的“生死线”。

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近日发布的《诊断疫情对微弱经济体金融健康的影响与政策建议》显示,受调研的65%企业主表示自有资金只能维持不超过三个月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58%表示所有能借到的资金也仅能够维持不超过三个月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如何能让小微企业尽快度过疫情难关,金融扶持政策必不可少。疫情期间,银保监会、央行、财政部等部门密集出台措施,纾解中小微企业困难,打出“推动银行对小微贷款综合融资成本再降0.5%以上”“对受疫情影响、暂时遇到困难的中小微企业(含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不得抽贷、压贷、断贷”等一系列组合拳。

同时,为了提升小微企业贷款服务的可获得性,各家银行机构和非银持牌机构也纷纷出招,加码贷款服务线上化。一方面,银行机构纷纷将传统信贷业务的部分流程线上化和自动化;另一方面,基于AI金融科技手段等,能精准触达及对下沉客户或小微企业的互联网信贷服务也加速发展。如近日在全国工商联指导下,百家银行与网商银行共同发起的“无接触贷款助微计划”等。

长期以来,小微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是小微企业风险的复杂性与传统经融机构的风险识别能力不完全匹配,以及小微企业普遍具有的“三无”(无报表、无信评、无抵押)特性与金融机构传统风控体系的错位。近年金融科技的发展推动互联网信贷日趋成势,迎合了小微企业对贷款“短、小、急、频”“流程简单”“不需要抵押物”等需求,为优化小微企业信贷供给,提升信贷效率提供更多可能性。

此次疫情无疑加速了互联网贷款发展的进程。一方面,疫情期间受防控影响,线下网点金融供给能力大幅削弱,倒逼线上贷款服务升级;另一方面,疫情加速了互联网、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的发展,使得金融机构可以通过线上得到很多企业生产、营销、进货方面的数据,以更好识别企业的风险,提升相关金融服务的响应速度。

今年1月,银保监会就《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征求意见,拟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发展。有专家表示,疫情某种程度上会加快《办法》的推出。

针对小微企业的实际需求,提升小微金融服务质效是近年来对小微企业金融政策的重要思路。此次小微企业在疫情这一突发事件中爆发的各类困难及金融需求,也值得金融业对中小微企业风险能力和特点重新审视,有必要建立突发事件期间的中小微企业的服务原则,以便有针对性地提供金融产品或服务。

疫情大考,考验的既是中小微企业应对突发风险的能力,也是金融业在突发事件下如何对中小微企业提供服务的能力。我们有理由期待,疫情之后,互联网贷款等线上金融服务将被重新定位,相适应的监管制度也将有序落地,金融业服务中小微企业的能力将迎来进一步改善和升级。


记者观察:线上贷款发展提速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20-03-25

□记者 高嵩

近期,随着国内新冠肺炎疫情趋于平稳,尽快推动小微企业复工复产、走出疫情影响,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工作的重要一环。

作为我国宏观经济的“毛细血管”,小微企业贡献了国内80%的就业和60%的GDP。有调查显示,我国一半以上的小微企业隶属于餐饮住宿、文化旅游和批发零售行业,而这些行业也是在本次疫情中受影响较大的行业。资金链紧张、还款压力增大是小微企业受疫情影响的关键原因,而疫情发生后的三个月内,被认为是大部分小微企业的“生死线”。

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近日发布的《诊断疫情对微弱经济体金融健康的影响与政策建议》显示,受调研的65%企业主表示自有资金只能维持不超过三个月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58%表示所有能借到的资金也仅能够维持不超过三个月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如何能让小微企业尽快度过疫情难关,金融扶持政策必不可少。疫情期间,银保监会、央行、财政部等部门密集出台措施,纾解中小微企业困难,打出“推动银行对小微贷款综合融资成本再降0.5%以上”“对受疫情影响、暂时遇到困难的中小微企业(含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不得抽贷、压贷、断贷”等一系列组合拳。

同时,为了提升小微企业贷款服务的可获得性,各家银行机构和非银持牌机构也纷纷出招,加码贷款服务线上化。一方面,银行机构纷纷将传统信贷业务的部分流程线上化和自动化;另一方面,基于AI金融科技手段等,能精准触达及对下沉客户或小微企业的互联网信贷服务也加速发展。如近日在全国工商联指导下,百家银行与网商银行共同发起的“无接触贷款助微计划”等。

长期以来,小微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是小微企业风险的复杂性与传统经融机构的风险识别能力不完全匹配,以及小微企业普遍具有的“三无”(无报表、无信评、无抵押)特性与金融机构传统风控体系的错位。近年金融科技的发展推动互联网信贷日趋成势,迎合了小微企业对贷款“短、小、急、频”“流程简单”“不需要抵押物”等需求,为优化小微企业信贷供给,提升信贷效率提供更多可能性。

此次疫情无疑加速了互联网贷款发展的进程。一方面,疫情期间受防控影响,线下网点金融供给能力大幅削弱,倒逼线上贷款服务升级;另一方面,疫情加速了互联网、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的发展,使得金融机构可以通过线上得到很多企业生产、营销、进货方面的数据,以更好识别企业的风险,提升相关金融服务的响应速度。

今年1月,银保监会就《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征求意见,拟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发展。有专家表示,疫情某种程度上会加快《办法》的推出。

针对小微企业的实际需求,提升小微金融服务质效是近年来对小微企业金融政策的重要思路。此次小微企业在疫情这一突发事件中爆发的各类困难及金融需求,也值得金融业对中小微企业风险能力和特点重新审视,有必要建立突发事件期间的中小微企业的服务原则,以便有针对性地提供金融产品或服务。

疫情大考,考验的既是中小微企业应对突发风险的能力,也是金融业在突发事件下如何对中小微企业提供服务的能力。我们有理由期待,疫情之后,互联网贷款等线上金融服务将被重新定位,相适应的监管制度也将有序落地,金融业服务中小微企业的能力将迎来进一步改善和升级。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