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银行和企业应当休戚与共

发布时间:2020-03-30 08:09:18    作者: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孙兆东

疫情过后,若不对银企关系中存在的矛盾加以足够重视,任其发展下去,将会带来十分可怕的后果。如受疫情影响企业资金断链,会严重挫伤银行支持企业的信心,情况蔓延会带来信用危机。笔者认为,在经历历次经济危机、金融危机或突发公共卫生危机等艰难时刻,商业银行与其客户之间的关系即“银企关系”,正是打造命运休戚与共关系之际。当前,商业银行应更加深入地认识银企关系,积极构建银企命运共同体的新型关系,势在必行且正逢其时。

银企之间存在天然的因果和依赖关系。银行要为企业打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企业才能发展得好。如果银行信贷投放渠道不畅,企业经营发展带来极大的融资难;或者企业信用观念不强,银行贷款到期得不到偿还,企业恶意逃废;再或者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不规范,银行就很难掌握企业真实财务状况,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就会加重。反之,企业信用良好,经营数据透明、真实,银行就能更好地支持企业,总之银企直接信息不对称的矛盾是制约传统银行和企业发展的根源。

鉴于此,如何构建新型银企命运共同体关系,笔者有以下建议:

商业银行应站在经济发展的整体高度,树立银企命运共同体理念。银行应急企业之所急,适时帮助企业主动调整生产结构和方式、实现产业升级,开发新产品,使企业渡过难关,重新开辟市场竞争空间,重获振兴发展机会。尤其面对数字经济时代,商业银行要努力提高金融服务水平,要立足数字化和信用建设,打造政、银、企等多方合作,积极构建数字化和谐共赢的银企共同体。

政府要着力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统筹打造数字化信用体系。政府、司法以及相关部门,要为金融机构壮胆撑腰,支持银行按期收贷收息,严厉打击恶意逃废债务行为,从根本上消除金融机构“恐贷、惧贷”心理。监管部门应积极引导,创造条件,鼓励商业银行建立现代金融制度,创新金融体制,增强银行通过数字信用服务企业的融资,缓解企业资金压力。构建银企合作数字化互联互通平台,提高服务效率。

与此同时,企业要不断增强诚信意识。强化人“无信不立”的观念。企业要发展,目光不能短浅。首先要增强竞争能力,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依法合规经营,努力做大做强,积极创造条件,达到金融信贷支持的条件。其次要切实加强企业的信用建设,树立诚信意识,增强法制观念,以良好的信誉赢得银行的认可。再次要主动与金融部门数据共享,加强与金融部门的联系,变银企互相指责为主动沟通,真正建立长期、良好的银企合作关系。

企业要更新理念,自觉融入银行建立的共同体。积极参与这一共同体建设,比如企业要信息公开透明,要诚信为本,要把银行当做股东和战略投资者对待,企业在遇到经营不景气、资金运转困难时,要第一时间寻求政策和银行的更好帮扶,一起寻找走出资金困局的路。从长远来讲,化解企业债务危机使危机“软着陆”,才能缓和社会矛盾,实现高质量发展。

值得欣慰的是,2019年末《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出台,结合当下民企面临的形势,从三方面入手,鼓励银行与民营企业构建中长期银企关系。

面对新时代、新挑战,商业银行应更加主动地担负责任,推动打造命运休戚与共的新型关系。商业银行要主动担负起主办银行的职责,急企业之所急,立足帮扶企业发展,不狭隘于单纯的金融服务,而要立足在服务企业过程中积累经验和银行天然的人才、资金和资源优势,利用专业专注的专业技能,成为客户贴身的参谋顾问,切实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和生产发展问题,打造银企休戚与共的新型关系。

(作者系《世界的人民币》作者、建行大学科研处长)


银行和企业应当休戚与共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20-03-30

□孙兆东

疫情过后,若不对银企关系中存在的矛盾加以足够重视,任其发展下去,将会带来十分可怕的后果。如受疫情影响企业资金断链,会严重挫伤银行支持企业的信心,情况蔓延会带来信用危机。笔者认为,在经历历次经济危机、金融危机或突发公共卫生危机等艰难时刻,商业银行与其客户之间的关系即“银企关系”,正是打造命运休戚与共关系之际。当前,商业银行应更加深入地认识银企关系,积极构建银企命运共同体的新型关系,势在必行且正逢其时。

银企之间存在天然的因果和依赖关系。银行要为企业打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企业才能发展得好。如果银行信贷投放渠道不畅,企业经营发展带来极大的融资难;或者企业信用观念不强,银行贷款到期得不到偿还,企业恶意逃废;再或者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不规范,银行就很难掌握企业真实财务状况,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就会加重。反之,企业信用良好,经营数据透明、真实,银行就能更好地支持企业,总之银企直接信息不对称的矛盾是制约传统银行和企业发展的根源。

鉴于此,如何构建新型银企命运共同体关系,笔者有以下建议:

商业银行应站在经济发展的整体高度,树立银企命运共同体理念。银行应急企业之所急,适时帮助企业主动调整生产结构和方式、实现产业升级,开发新产品,使企业渡过难关,重新开辟市场竞争空间,重获振兴发展机会。尤其面对数字经济时代,商业银行要努力提高金融服务水平,要立足数字化和信用建设,打造政、银、企等多方合作,积极构建数字化和谐共赢的银企共同体。

政府要着力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统筹打造数字化信用体系。政府、司法以及相关部门,要为金融机构壮胆撑腰,支持银行按期收贷收息,严厉打击恶意逃废债务行为,从根本上消除金融机构“恐贷、惧贷”心理。监管部门应积极引导,创造条件,鼓励商业银行建立现代金融制度,创新金融体制,增强银行通过数字信用服务企业的融资,缓解企业资金压力。构建银企合作数字化互联互通平台,提高服务效率。

与此同时,企业要不断增强诚信意识。强化人“无信不立”的观念。企业要发展,目光不能短浅。首先要增强竞争能力,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依法合规经营,努力做大做强,积极创造条件,达到金融信贷支持的条件。其次要切实加强企业的信用建设,树立诚信意识,增强法制观念,以良好的信誉赢得银行的认可。再次要主动与金融部门数据共享,加强与金融部门的联系,变银企互相指责为主动沟通,真正建立长期、良好的银企合作关系。

企业要更新理念,自觉融入银行建立的共同体。积极参与这一共同体建设,比如企业要信息公开透明,要诚信为本,要把银行当做股东和战略投资者对待,企业在遇到经营不景气、资金运转困难时,要第一时间寻求政策和银行的更好帮扶,一起寻找走出资金困局的路。从长远来讲,化解企业债务危机使危机“软着陆”,才能缓和社会矛盾,实现高质量发展。

值得欣慰的是,2019年末《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出台,结合当下民企面临的形势,从三方面入手,鼓励银行与民营企业构建中长期银企关系。

面对新时代、新挑战,商业银行应更加主动地担负责任,推动打造命运休戚与共的新型关系。商业银行要主动担负起主办银行的职责,急企业之所急,立足帮扶企业发展,不狭隘于单纯的金融服务,而要立足在服务企业过程中积累经验和银行天然的人才、资金和资源优势,利用专业专注的专业技能,成为客户贴身的参谋顾问,切实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和生产发展问题,打造银企休戚与共的新型关系。

(作者系《世界的人民币》作者、建行大学科研处长)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