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记者观察:让董责险赔付不再遥远

发布时间:2020-04-27 08:54:53    作者: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记者 张爽

在瑞幸咖啡自曝财务造假事件引发的一系列热搜中,2500万美元的董责险保单登上其中一席,让董责险以这种意外的形式火了一把。

业内人士纷纷表示,故意欺诈通常属于董责险除外责任,因此,这张巨额保单应该不会被赔付。这让吃瓜群众感到遗憾,这么大的热闹怎么看不成了呢。不过,剧情不会这么快就结束。前几天,作为瑞幸咖啡董责险承保方之一的中国平安回应称,“目前尚处于案件初期,被保险人是否能够获得赔偿,需要等待进一步理赔处理结果”。

实际上,董责险的承保领域、覆盖范围和理赔判定远比想象的要复杂得多。比如,在一些保单中,董责险会对董监高人员做出区分。如果在诉讼中,公司和部分董事被判无罪,而其他一名或多名董事因故意欺诈等原因被判有罪,那么即使后者适用于董责险的除外责任,无罪的高管人员仍然可以获得董责险赔付。

由此可见,在没有了解保单具体条款和诉讼结果的情况下,判定瑞幸咖啡的董责险保单能否获赔为时尚早。从国际经验来看,针对董责险的索赔往往是高度复杂的,没有简单的答案。

在我们看来“理赔难”的董责险在欧美资本市场中其实发挥着重要作用。以2008年金融危机为例,除了金融机构之外,当时很多其他类型的企业也陷入资金困境,几乎每一个行业都受到影响,破产司空见惯。在这种情况下,股东、债权人和员工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在破产时要求清偿,而这与他们损失金额相比,显得微不足道。因此,很多人选择向公司的董责险保单提出索赔,这是在公司破产时为数不多的资产。

而国内之所以觉得董责险的赔付如此遥远,很重要的原因是这个险种在中国本就是个神秘而陌生的小众险种。上交所资本市场研究报告显示,美国董责险投保率超过90%,加拿大、新加坡及欧洲的投保率达到80%以上,中国香港上市公司的投保率达到70%左右,以至于出现了董责险承保供不应求的情况。而在A股市场,2019年,我国上市公司投保董责险比例仅为4%。其中,仅投保1年的公司比例为59%,投保2至5年的公司占33%,投保时间超过10年的公司仅6家,分别是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中国石油、中国人寿、青山纸业和TCL集团。

单从数量来看,投保少,赔付自然不会多。

董责险赔付“遥不可及”的另一个原因恐怕与国内保险业的“保密文化”有一定关系。比如,这次中国平安的回复中还有一句:“保险金额、赔偿范围等属于客户信息,我司有保密义务,暂不便回应。”言外之意是,“客户不让说,我们就不能说”。

不仅是董责险,许多险种,特别是为工程建设项目承保的保险,对于保险理赔也是讳莫如深。在他们看来,获得保险赔付说明工作出了差错,公开等于是在给自己脸上抹黑。这让很多保险公司感到无奈,不知情的公众认为没有赔付,一些潜在客户甚至认为买了没用,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其实,无论投保信息还是理赔情况,公开是企业风险意识和社会责任的加分项。最近,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明确表示,由于国际奥委会仅对“取消”奥运会投保,并未对“推迟”投保,这意味着,保险公司不用因奥运会延期进行赔付。所有的损失将由国际奥委会和日本政府等利益体共同承担。不知道慕再的高层会不会为此长舒一口气,既保住了名节,又保住了钱。

希望已经遭遇信誉危机的瑞幸咖啡能够像勇于自曝家丑一样,最终公开董责险保单的赔付情况,无论赔与不赔,那都是对投资者负责的姿态。


记者观察:让董责险赔付不再遥远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20-04-27

□记者 张爽

在瑞幸咖啡自曝财务造假事件引发的一系列热搜中,2500万美元的董责险保单登上其中一席,让董责险以这种意外的形式火了一把。

业内人士纷纷表示,故意欺诈通常属于董责险除外责任,因此,这张巨额保单应该不会被赔付。这让吃瓜群众感到遗憾,这么大的热闹怎么看不成了呢。不过,剧情不会这么快就结束。前几天,作为瑞幸咖啡董责险承保方之一的中国平安回应称,“目前尚处于案件初期,被保险人是否能够获得赔偿,需要等待进一步理赔处理结果”。

实际上,董责险的承保领域、覆盖范围和理赔判定远比想象的要复杂得多。比如,在一些保单中,董责险会对董监高人员做出区分。如果在诉讼中,公司和部分董事被判无罪,而其他一名或多名董事因故意欺诈等原因被判有罪,那么即使后者适用于董责险的除外责任,无罪的高管人员仍然可以获得董责险赔付。

由此可见,在没有了解保单具体条款和诉讼结果的情况下,判定瑞幸咖啡的董责险保单能否获赔为时尚早。从国际经验来看,针对董责险的索赔往往是高度复杂的,没有简单的答案。

在我们看来“理赔难”的董责险在欧美资本市场中其实发挥着重要作用。以2008年金融危机为例,除了金融机构之外,当时很多其他类型的企业也陷入资金困境,几乎每一个行业都受到影响,破产司空见惯。在这种情况下,股东、债权人和员工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在破产时要求清偿,而这与他们损失金额相比,显得微不足道。因此,很多人选择向公司的董责险保单提出索赔,这是在公司破产时为数不多的资产。

而国内之所以觉得董责险的赔付如此遥远,很重要的原因是这个险种在中国本就是个神秘而陌生的小众险种。上交所资本市场研究报告显示,美国董责险投保率超过90%,加拿大、新加坡及欧洲的投保率达到80%以上,中国香港上市公司的投保率达到70%左右,以至于出现了董责险承保供不应求的情况。而在A股市场,2019年,我国上市公司投保董责险比例仅为4%。其中,仅投保1年的公司比例为59%,投保2至5年的公司占33%,投保时间超过10年的公司仅6家,分别是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中国石油、中国人寿、青山纸业和TCL集团。

单从数量来看,投保少,赔付自然不会多。

董责险赔付“遥不可及”的另一个原因恐怕与国内保险业的“保密文化”有一定关系。比如,这次中国平安的回复中还有一句:“保险金额、赔偿范围等属于客户信息,我司有保密义务,暂不便回应。”言外之意是,“客户不让说,我们就不能说”。

不仅是董责险,许多险种,特别是为工程建设项目承保的保险,对于保险理赔也是讳莫如深。在他们看来,获得保险赔付说明工作出了差错,公开等于是在给自己脸上抹黑。这让很多保险公司感到无奈,不知情的公众认为没有赔付,一些潜在客户甚至认为买了没用,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其实,无论投保信息还是理赔情况,公开是企业风险意识和社会责任的加分项。最近,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明确表示,由于国际奥委会仅对“取消”奥运会投保,并未对“推迟”投保,这意味着,保险公司不用因奥运会延期进行赔付。所有的损失将由国际奥委会和日本政府等利益体共同承担。不知道慕再的高层会不会为此长舒一口气,既保住了名节,又保住了钱。

希望已经遭遇信誉危机的瑞幸咖啡能够像勇于自曝家丑一样,最终公开董责险保单的赔付情况,无论赔与不赔,那都是对投资者负责的姿态。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