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周延礼:助力抗疫,保险科技赋能健康险发展

发布时间:2020-05-11 08:46:32    作者:周延礼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周延礼

为助力抗击疫情,保险业捐赠了近4亿元的物资和款项,同时也为一线医务工作者、公安干警、武警官兵、媒体记者等提供超过万亿元的专项保险保障,更是在第一时间推出了延长保险期限、取消理赔医院限制等特别举措。

目前我国的抗疫压力逐步缓解,但随着疫情在世界其他国家不断扩散蔓延,仍然给经济、金融市场带来很大的影响。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全球经济下行风险不断加大的情况下,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难以预测。

而从保险监管角度观察,监管部门将会进一步加强对保险业引进风控工作的统筹。一是继续加强疫情期间保险服务工作,及时做好疫情防控。二是鼓励保险机构开发应对疫情挑战符合保险原理的保险产品。三是可以运用信息科技手段,创新保险服务方式,推进复工复产所需要的科技赋能适应非接触经济模式发展的需要。四是简化程序,提升服务效率,督促保险公司开设理赔绿色通道高效满足复工复产企业的保险需求。采取这些措施,主要是加大保险对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力度继续为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保险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

如何参与公共卫生事件的管理对保险业来讲是一个新课题。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把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明确提出健全了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其他多种形式的补充保险、商业健康保险为补充的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

中央近期出台的一系列文件,为健康保险助力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政策支持。中央政治局更是召开会议,分析了当前国内外疫情防控的形势,有针对性提出了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并首次提出了“六保”。保险业要深入学习,要按照“六保”的要求开展工作。

此次疫情倒逼我们研究相关政策落实的问题。总的来看,此次疫情更加凸显出保险业,特别是健康险在公共卫生管理当中的作用。健康险和“互联网+”这种模式的融合发展在服务健康中国战略,世界可持续发展中的价值得到了体现。而下一步,全行业在已出台政策落地、落实的基础之上,继续引导保险机构加大支持力度,积极对接和保障企业合理的资金需求,为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提供精准的保险服务,更要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保险科技应用助力健康保险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管理

针对此次疫情,保险业迅速开发相应的一些保险产品,在提高服务效率的同时加强了风险管理等水平,显现出重要作用。

根据调研,1-2月份的健康险用户层面出现了三大优势,一是从用户年龄上来看,90后的群体购买健康保险的人数快速增长,老年群体对健康险的关注度有所上升。二是从职业上划分来看,物流、快递、网约车从业人员群体投保意识快速上升。三是从用户的地域分析,三线及以下的这些城市,用户投保的意识被唤醒。订单量的增长、增速已经超过了一二线城市,保险市场的下沉发展值得关注。

健康险的业务既有创新的产品形态,又注重保障功能,同时还改革支付方式。提升了健康保险产品的可能性。健康险业务可以通过保险科技来提升保险产品的定价和风控水平,拓宽保障的范围。可以预见,在疫情过后会有更多相关、潜在的投保人士涌入到这一赛道中来,这对于健康保险在现场发生的趋势将会加快与科技的结合将会更加紧密。

同时,技术发展正在为保险业的发展带来全新的契机。未来科技将进一步赋能健康保险,利用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将在渠道拓展、精准营销、差异化服务、产品设计、精算定价,运营优化、风险控制,还有医疗健康管理等方面都能够显著地提升保险服务。

抗击疫情 金融科技价值凸显

随着疫情持续蔓延,社会各界也将目光聚焦到保险领域,保险的意识迅速提高,参保人数也陡然增加。这倒逼保险行业进行思考,保险科技如何发挥更大作用?未来怎样实现转型发展?

从经济管理的角度观察,保险业利用互联网医疗技术,通过“保险+医疗”的模式,积极参与全社会的健康管理、疾病问诊、治疗。从风险管理的角度看,保险产品也完善了人身保险的责任范围,尤其是健康保险产品的保障体系,将各类传染病以及相关各类疾病的规范化,纳入了保险责任的范畴。从经营管理角度分析,此次疫情还促进了保险机构运行朝线上化的转变。

今年上半年,中国保险业整体业务下降超过13%,但仍有近3%的正增长,这得益于保险科技的发展。此次疫情对保险业来讲既是挑战也是机遇。笔者认为,保险业的反弹会是v型反弹,预计全年的保险业务增长仍然可以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金融、保险科技在疫情防控期间,特别是后疫情时期将发挥重要作用,进一步刺激潜在用户对线上服务的需求。

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技术的发展改变了健康保险业务的形态。此次疫情促进了保险机构向线上化的转型和健康保险长期可持续发展,打造了健康险的生态链,消除了消费者的一些担忧,更好地提供了健康保障服务。

此次抗击疫情的过程中,科技赋能保险的作用日益凸显,而对于线上线下的业务如何联动,金融产品如何快速创新,如何利用电子渠道线上服务,如何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抗击疫情延展服务,如何提供金融基础设施服务是下一步需要研究的一些内容。

(作者系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


周延礼:助力抗疫,保险科技赋能健康险发展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20-05-11

□周延礼

为助力抗击疫情,保险业捐赠了近4亿元的物资和款项,同时也为一线医务工作者、公安干警、武警官兵、媒体记者等提供超过万亿元的专项保险保障,更是在第一时间推出了延长保险期限、取消理赔医院限制等特别举措。

目前我国的抗疫压力逐步缓解,但随着疫情在世界其他国家不断扩散蔓延,仍然给经济、金融市场带来很大的影响。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全球经济下行风险不断加大的情况下,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难以预测。

而从保险监管角度观察,监管部门将会进一步加强对保险业引进风控工作的统筹。一是继续加强疫情期间保险服务工作,及时做好疫情防控。二是鼓励保险机构开发应对疫情挑战符合保险原理的保险产品。三是可以运用信息科技手段,创新保险服务方式,推进复工复产所需要的科技赋能适应非接触经济模式发展的需要。四是简化程序,提升服务效率,督促保险公司开设理赔绿色通道高效满足复工复产企业的保险需求。采取这些措施,主要是加大保险对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力度继续为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保险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

如何参与公共卫生事件的管理对保险业来讲是一个新课题。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把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明确提出健全了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其他多种形式的补充保险、商业健康保险为补充的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

中央近期出台的一系列文件,为健康保险助力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政策支持。中央政治局更是召开会议,分析了当前国内外疫情防控的形势,有针对性提出了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并首次提出了“六保”。保险业要深入学习,要按照“六保”的要求开展工作。

此次疫情倒逼我们研究相关政策落实的问题。总的来看,此次疫情更加凸显出保险业,特别是健康险在公共卫生管理当中的作用。健康险和“互联网+”这种模式的融合发展在服务健康中国战略,世界可持续发展中的价值得到了体现。而下一步,全行业在已出台政策落地、落实的基础之上,继续引导保险机构加大支持力度,积极对接和保障企业合理的资金需求,为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提供精准的保险服务,更要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保险科技应用助力健康保险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管理

针对此次疫情,保险业迅速开发相应的一些保险产品,在提高服务效率的同时加强了风险管理等水平,显现出重要作用。

根据调研,1-2月份的健康险用户层面出现了三大优势,一是从用户年龄上来看,90后的群体购买健康保险的人数快速增长,老年群体对健康险的关注度有所上升。二是从职业上划分来看,物流、快递、网约车从业人员群体投保意识快速上升。三是从用户的地域分析,三线及以下的这些城市,用户投保的意识被唤醒。订单量的增长、增速已经超过了一二线城市,保险市场的下沉发展值得关注。

健康险的业务既有创新的产品形态,又注重保障功能,同时还改革支付方式。提升了健康保险产品的可能性。健康险业务可以通过保险科技来提升保险产品的定价和风控水平,拓宽保障的范围。可以预见,在疫情过后会有更多相关、潜在的投保人士涌入到这一赛道中来,这对于健康保险在现场发生的趋势将会加快与科技的结合将会更加紧密。

同时,技术发展正在为保险业的发展带来全新的契机。未来科技将进一步赋能健康保险,利用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将在渠道拓展、精准营销、差异化服务、产品设计、精算定价,运营优化、风险控制,还有医疗健康管理等方面都能够显著地提升保险服务。

抗击疫情 金融科技价值凸显

随着疫情持续蔓延,社会各界也将目光聚焦到保险领域,保险的意识迅速提高,参保人数也陡然增加。这倒逼保险行业进行思考,保险科技如何发挥更大作用?未来怎样实现转型发展?

从经济管理的角度观察,保险业利用互联网医疗技术,通过“保险+医疗”的模式,积极参与全社会的健康管理、疾病问诊、治疗。从风险管理的角度看,保险产品也完善了人身保险的责任范围,尤其是健康保险产品的保障体系,将各类传染病以及相关各类疾病的规范化,纳入了保险责任的范畴。从经营管理角度分析,此次疫情还促进了保险机构运行朝线上化的转变。

今年上半年,中国保险业整体业务下降超过13%,但仍有近3%的正增长,这得益于保险科技的发展。此次疫情对保险业来讲既是挑战也是机遇。笔者认为,保险业的反弹会是v型反弹,预计全年的保险业务增长仍然可以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金融、保险科技在疫情防控期间,特别是后疫情时期将发挥重要作用,进一步刺激潜在用户对线上服务的需求。

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技术的发展改变了健康保险业务的形态。此次疫情促进了保险机构向线上化的转型和健康保险长期可持续发展,打造了健康险的生态链,消除了消费者的一些担忧,更好地提供了健康保障服务。

此次抗击疫情的过程中,科技赋能保险的作用日益凸显,而对于线上线下的业务如何联动,金融产品如何快速创新,如何利用电子渠道线上服务,如何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抗击疫情延展服务,如何提供金融基础设施服务是下一步需要研究的一些内容。

(作者系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