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记者观察:丰收之味

发布时间:2020-06-19 09:41:20    作者:黄明明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记者 黄明明

丰收的时节总是洋溢着一种特别的味道。在心理,那是满足和安全的精神味道;在生理的层面,鼻子感觉到的,是一种清香芬芳、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味道。

最近,正是小麦丰收的时节。记者来到产粮大省河南,走访了南阳、商丘、安阳等几个地市。奔赴在各地采访期间,我看到在广袤的沃野上,刚刚收割过的田野间寂静下来,唯有麦茬一片片连接天际,偶尔有几个走动的农民在捡拾田间遗落的麦穗。乡野间、天地间充溢着麦子成熟时的芬芳味道。打开车窗时,坐在车内都能深切嗅到这种芳香迷人的味道。

虽然已经在城市生活若干年,然则对我来说,这种味道是极其熟悉的,那是小时候在农村的夏日留在思想和身体中不可磨灭的印记。夏日的夜晚,离家不远的麦场上堆满了白天割来的麦子,一捆捆、一垛垛堆放在麦场上,摆成了一堵墙、围成了一个洞,各种奇奇妙妙的形状,正是孩童们游戏的天地。夜深的时候,天上星月明亮,四周虫鸣起伏,成千上万的麦秸和麦穗散发出来的味道,飘荡在乡村的夜晚中,深深铭刻在记忆深处。

在各地的密集采访中,我先后与粮食局领导、农发行省市分行的负责人、种粮大户、农户、粮食经纪人、中储粮、粮管所、粮食加工企业等方方面面的人物进行了接触和访谈。他们所工作的单位之间有很大的不同,所做的事情也差别很大,但是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各方面都围绕着粮食和农业在转,他们的工作都指向一个中心,那就是粮食安全。无论是身穿制服的粮食加工厂工人,还是满头大汗的粮食经纪人,他们身上无不都散发着一股乡土的踏实味道。

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正是中国农业最全面的图谱。丰收的年景,让他们共同感受到了喜悦和丰盛。

无论社会如何发展,人们对于乡村仍然有充沛的感情和无限的怀念。费孝通写过一本《乡土中国》的书中提出,“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在土上的,一代一代的下去,不太有变动”。在乡土情结的维系下,那些进入城市漂泊的老人心心念念的是自己的几间老房子,已经落户城市、人到中年的农村孩子,内心中还是向往着一方庭院、一块菜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虽然限于生计,大多数人、大多时刻,对于田园生活只能想想而已,但是这种隐藏在心底的力量是如此之强大,一旦人们有了足够的经济实力,就会去试图实现它。

采访中给予我最深刻印象的,是一个种粮大户老张。做了一辈子职工的老张,儿女都已经成家,并且离开河南来到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就业定居,老张退休后也随儿女来到青岛定居。蓝天白云海岸,却解不了他的乡愁。闲适之中,他筹划着回到河南做一做一生从来没有碰过的农业,有人告诉他会亏钱,他也不在意,毕竟做的是自己喜欢的事。随后,就有了一千多亩的流转土地,有了一千多亩的小麦,也陆续有了种植园、观光园、采摘园、生态园等各种各样的想法和计划。一生没有接触土地,在本该退休的舒适年纪,仍然回到了土地的怀抱,他听到、遵从了内心中土地的召唤,令人肃然起敬,也心生羡慕。

在行路和采访中,我经常会想起那些年夏夜的星空和空气中特殊的味道,也能感受到自己内心中对土地的向往和归宿的期待。我知道,这是很多人共同的梦想,美丽乡村,乡村振兴,是人们最热切的期许。


记者观察:丰收之味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20-06-19

□记者 黄明明

丰收的时节总是洋溢着一种特别的味道。在心理,那是满足和安全的精神味道;在生理的层面,鼻子感觉到的,是一种清香芬芳、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味道。

最近,正是小麦丰收的时节。记者来到产粮大省河南,走访了南阳、商丘、安阳等几个地市。奔赴在各地采访期间,我看到在广袤的沃野上,刚刚收割过的田野间寂静下来,唯有麦茬一片片连接天际,偶尔有几个走动的农民在捡拾田间遗落的麦穗。乡野间、天地间充溢着麦子成熟时的芬芳味道。打开车窗时,坐在车内都能深切嗅到这种芳香迷人的味道。

虽然已经在城市生活若干年,然则对我来说,这种味道是极其熟悉的,那是小时候在农村的夏日留在思想和身体中不可磨灭的印记。夏日的夜晚,离家不远的麦场上堆满了白天割来的麦子,一捆捆、一垛垛堆放在麦场上,摆成了一堵墙、围成了一个洞,各种奇奇妙妙的形状,正是孩童们游戏的天地。夜深的时候,天上星月明亮,四周虫鸣起伏,成千上万的麦秸和麦穗散发出来的味道,飘荡在乡村的夜晚中,深深铭刻在记忆深处。

在各地的密集采访中,我先后与粮食局领导、农发行省市分行的负责人、种粮大户、农户、粮食经纪人、中储粮、粮管所、粮食加工企业等方方面面的人物进行了接触和访谈。他们所工作的单位之间有很大的不同,所做的事情也差别很大,但是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各方面都围绕着粮食和农业在转,他们的工作都指向一个中心,那就是粮食安全。无论是身穿制服的粮食加工厂工人,还是满头大汗的粮食经纪人,他们身上无不都散发着一股乡土的踏实味道。

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正是中国农业最全面的图谱。丰收的年景,让他们共同感受到了喜悦和丰盛。

无论社会如何发展,人们对于乡村仍然有充沛的感情和无限的怀念。费孝通写过一本《乡土中国》的书中提出,“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在土上的,一代一代的下去,不太有变动”。在乡土情结的维系下,那些进入城市漂泊的老人心心念念的是自己的几间老房子,已经落户城市、人到中年的农村孩子,内心中还是向往着一方庭院、一块菜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虽然限于生计,大多数人、大多时刻,对于田园生活只能想想而已,但是这种隐藏在心底的力量是如此之强大,一旦人们有了足够的经济实力,就会去试图实现它。

采访中给予我最深刻印象的,是一个种粮大户老张。做了一辈子职工的老张,儿女都已经成家,并且离开河南来到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就业定居,老张退休后也随儿女来到青岛定居。蓝天白云海岸,却解不了他的乡愁。闲适之中,他筹划着回到河南做一做一生从来没有碰过的农业,有人告诉他会亏钱,他也不在意,毕竟做的是自己喜欢的事。随后,就有了一千多亩的流转土地,有了一千多亩的小麦,也陆续有了种植园、观光园、采摘园、生态园等各种各样的想法和计划。一生没有接触土地,在本该退休的舒适年纪,仍然回到了土地的怀抱,他听到、遵从了内心中土地的召唤,令人肃然起敬,也心生羡慕。

在行路和采访中,我经常会想起那些年夏夜的星空和空气中特殊的味道,也能感受到自己内心中对土地的向往和归宿的期待。我知道,这是很多人共同的梦想,美丽乡村,乡村振兴,是人们最热切的期许。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