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更精准有效实现合理让利

发布时间:2020-06-22 08:47:59    作者:欧永生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欧永生

6月17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主旨是为市场主体减负,进一步采取多项措施扶助实体经济。这些措施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实体经济让利,既包括加快降费政策落地见效,也包括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向企业合理让利。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会议明确提出,“推动金融系统全年向各类企业合理让利1.5万亿元”。

银行利润来源于实体经济,大部分又用于补充银行资本,并通过资本的杠杆作用,扩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最终反哺实体经济,促进经济平稳发展。人民银行在《2019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以专栏的形式讨论了商业银行的利润增长问题,既肯定了银行利润增长的积极作用,又提出了向实体经济让利的要求。2020年一季度,商业银行实现净利润6001亿元,同比增长5%。总的来看,金融体系在今年一季度的盈利规模超过7392亿元,因此金融体系实现全年1.5万亿元的让利目标是有可能的。

具体到让利举措,国常会强调,主要包括引导贷款利率和债券利率下行、发放优惠利率贷款、实施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支持发放小微企业无担保信用贷款、减少银行收费等。事实上,疫情发生以来,银行业持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这些举措已在按计划和要求实施。

合理让利实质上是降低融资成本。金融机构通过合理让利反哺实体经济是应有之义,但金融机构让利后,如何能继续实现“降低融资成本”与“覆盖信用风险”的平衡,也是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自身需要深入思考和加快破解的问题。因此,银行机构需要更精准有效实现合理让利。

实现存量与增量并行。下半年,货币政策还将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预计将带动全年人民币贷款新增近20 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量将超过 30万亿元。一方面,金融部门通过降低利率、直达货币政策工具、减少收费等向存量贷款企业让利;另一方面,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对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通过信用贷款、首贷、无还本续贷等方式把更多金融资源转向中小微企业,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放松对经营利润的考核。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商业银行实现净利润2万亿元,其中,六大国有商业银行合计营业收入2.25万亿元,利润1.12万亿元。金融系统向企业让利必然导致银行经营承压,行业经营效益大幅下滑不可避免,甚至会出现局部亏损的状况。在这一背景下,金融监管部门、财政部门亟须放松对银行业、融资担保公司经营利润的考核,加大对支持小微企业的考核权重。同时,支持加大银行不良贷款核销处置力度,解决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问题。

强化金融创新力度。日前,李克强总理在山东烟台考察时曾指出,金融机构不仅要把知识产权作为融资担保依据,而且要研究将人力资本作为授信额度担保的重要依据。因此,商业银行要更多引入投行思维,在信贷投放时更多考虑人力、数据、管理等要素资产,将软资产变为可担保可融资的硬要素。同时,大力创新推行投贷联动等股债结合业务,真正让创新型、轻资产型企业获得便利资金支持。金融监管部门可进一步发挥好地方股权市场作用,引导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做可转债或者股权直投,用更加市场化和更加匹配的融资方式,对中小微企业进行支持。

加强政银企互信。融资成本表象是利率,实质是信用风险的对价。地方政府要为银行开放政府大数据、提供更多信息,为银行覆盖信用风险提供更多外部支持;积极引导辖区内国企、大企业在供应链上支持小微企业;进一步营造地方良好的信用环境,对企业以“让利”进行“套利”,甚至信贷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及股票市场等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要引导广大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群体对自身经营和风险承受能力有更准确的认知和合规经营。

(作者系山东潍坊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


更精准有效实现合理让利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20-06-22

□欧永生

6月17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主旨是为市场主体减负,进一步采取多项措施扶助实体经济。这些措施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实体经济让利,既包括加快降费政策落地见效,也包括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向企业合理让利。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会议明确提出,“推动金融系统全年向各类企业合理让利1.5万亿元”。

银行利润来源于实体经济,大部分又用于补充银行资本,并通过资本的杠杆作用,扩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最终反哺实体经济,促进经济平稳发展。人民银行在《2019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以专栏的形式讨论了商业银行的利润增长问题,既肯定了银行利润增长的积极作用,又提出了向实体经济让利的要求。2020年一季度,商业银行实现净利润6001亿元,同比增长5%。总的来看,金融体系在今年一季度的盈利规模超过7392亿元,因此金融体系实现全年1.5万亿元的让利目标是有可能的。

具体到让利举措,国常会强调,主要包括引导贷款利率和债券利率下行、发放优惠利率贷款、实施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支持发放小微企业无担保信用贷款、减少银行收费等。事实上,疫情发生以来,银行业持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这些举措已在按计划和要求实施。

合理让利实质上是降低融资成本。金融机构通过合理让利反哺实体经济是应有之义,但金融机构让利后,如何能继续实现“降低融资成本”与“覆盖信用风险”的平衡,也是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自身需要深入思考和加快破解的问题。因此,银行机构需要更精准有效实现合理让利。

实现存量与增量并行。下半年,货币政策还将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预计将带动全年人民币贷款新增近20 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量将超过 30万亿元。一方面,金融部门通过降低利率、直达货币政策工具、减少收费等向存量贷款企业让利;另一方面,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对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通过信用贷款、首贷、无还本续贷等方式把更多金融资源转向中小微企业,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放松对经营利润的考核。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商业银行实现净利润2万亿元,其中,六大国有商业银行合计营业收入2.25万亿元,利润1.12万亿元。金融系统向企业让利必然导致银行经营承压,行业经营效益大幅下滑不可避免,甚至会出现局部亏损的状况。在这一背景下,金融监管部门、财政部门亟须放松对银行业、融资担保公司经营利润的考核,加大对支持小微企业的考核权重。同时,支持加大银行不良贷款核销处置力度,解决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问题。

强化金融创新力度。日前,李克强总理在山东烟台考察时曾指出,金融机构不仅要把知识产权作为融资担保依据,而且要研究将人力资本作为授信额度担保的重要依据。因此,商业银行要更多引入投行思维,在信贷投放时更多考虑人力、数据、管理等要素资产,将软资产变为可担保可融资的硬要素。同时,大力创新推行投贷联动等股债结合业务,真正让创新型、轻资产型企业获得便利资金支持。金融监管部门可进一步发挥好地方股权市场作用,引导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做可转债或者股权直投,用更加市场化和更加匹配的融资方式,对中小微企业进行支持。

加强政银企互信。融资成本表象是利率,实质是信用风险的对价。地方政府要为银行开放政府大数据、提供更多信息,为银行覆盖信用风险提供更多外部支持;积极引导辖区内国企、大企业在供应链上支持小微企业;进一步营造地方良好的信用环境,对企业以“让利”进行“套利”,甚至信贷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及股票市场等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要引导广大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群体对自身经营和风险承受能力有更准确的认知和合规经营。

(作者系山东潍坊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