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实现金融支持稳增长和防风险长期均衡

发布时间:2020-08-24 10:22:01    作者:欧永生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欧永生

8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防范金融风险,提高银行服务实体经济可持续性。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认为“当前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较大,我们遇到的很多问题是中长期的,必须从持久战的角度加以认识”。高层会议关于当前经济形势的分析,不仅立足当前,更着眼长远,力求在稳增长和防风险方面实现长期均衡。

金融支持稳增长和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是贯彻落实中央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的内在要求,两者之间不是割裂的、更不是对立的,是彼此联系的有机统一体。如果金融支持稳企业工作做不好,任由市场主体倒闭,经济可能会失速,信贷资产质量将会恶化,金融风险将扩散蔓延;如果防控金融风险工作不到位,系统性风险隐患上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将大打折扣,经济社会发展也将失去稳定安全的金融环境。金融市场本就是用波动性来消化各种信息各种不确定性的市场,只有充分掌握金融市场规律,才能充分利用和发挥金融产品的多样化为实体经济服务。

前瞻性认识。金融监管部门一定要合理把握政策节奏,处理好短中长期金融监管方向和政策,既要灵活适度,更要精准导向。在总量政策之下更要注重结构政策,做到“精准滴灌”。疫情期间需要充裕的流动性稳定市场预期,当经济基本面已经出现了明显恢复的时候,要关注金融空转风险,尽可能避免政策产生“后遗症”。以“宽货币”引导“宽信用”的副产物就是可能的金融空转和脱实向虚。因此,后续货币政策在“保持金融总量适度、合理增长,着力稳企业保就业,防范和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基调下,更加灵活适度、精准导向,同时保持适度宽松。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要注重前期出台政策评估评价,并积极创新直达实体经济货币政策工具,形成较好的应急金融政策体系,储备更丰富的金融工具。对于短期性政策要适时退出,对于诸如首贷、信用贷等则要予以固化。对于需要长期发展的资本市场,要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总之,当前作为一种跨周期的制度安排,逆周期调控要在提升前瞻性、打好提前量的基础上,保持政策对冲的适度性。

精细化统筹。统筹推进金融支持稳企业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需要金融机构既对暂时遇到困难的企业全力支持,又要有效控制金融风险,既要一边放清水又要防止泥沙俱下,这就要求金融支持稳增长和防风险做到精准化。一方面,精准支持重点领域中关系民生企业的复产和发展,落实好人民银行等部委关于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各项部署,实施有力措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实现银企协同发展;把握好信贷投放的总量、结构和节奏,与市场主体实际需求保持一致,确保信贷资金平稳投向实体经济,不搞“大水漫灌”,实现“精准滴灌”。另一方面,精准有效处置重点领域的风险。金融监管部门必须加强监管协调、构建横纵交织的监管网络。强化反欺诈管理,对于弄虚作假搭政策“便车”的违法违规行为,实施有效惩戒,有效防控道德风险。金融机构要加强金融支持稳增长贷款资金流向跟踪,确保资金真正用于支持小微企业和实体经济。认真甄别企业受疫情影响因素和实质性风险,密切监测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状况,防范道德风险,防止金融风险集聚。

持续化创新。今年以来,一系列金融创新有效促进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金融创新也有效规范新的潜在的金融风险。但同时也可能致使金融业面临着更多的金融风险,尤其是当过度创新或伪创新盛行时,金融风险逐渐积累。因此,要从辩证的角度看待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坚持金融创新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宗旨,支撑实体经济的发展,在此基础上积极进行金融创新,努力规避金融风险,协同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另一方面,要巩固金融创新的风险管理基础,提升金融创新的宏观管理能力。金融监管部门要利用新模式和新技术,加强金融监管体制创新并积极探索鼓励金融创新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对金融市场中违法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提高违法违规成本。金融机构要构建与金融创新相适应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手段、专业化的风险管理人才团队以及科学的管理制度等。如积极探索运用金融科技手段,提高风险的管理水平和能力。

(作者系山东潍坊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


实现金融支持稳增长和防风险长期均衡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20-08-24

□欧永生

8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防范金融风险,提高银行服务实体经济可持续性。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认为“当前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较大,我们遇到的很多问题是中长期的,必须从持久战的角度加以认识”。高层会议关于当前经济形势的分析,不仅立足当前,更着眼长远,力求在稳增长和防风险方面实现长期均衡。

金融支持稳增长和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是贯彻落实中央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的内在要求,两者之间不是割裂的、更不是对立的,是彼此联系的有机统一体。如果金融支持稳企业工作做不好,任由市场主体倒闭,经济可能会失速,信贷资产质量将会恶化,金融风险将扩散蔓延;如果防控金融风险工作不到位,系统性风险隐患上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将大打折扣,经济社会发展也将失去稳定安全的金融环境。金融市场本就是用波动性来消化各种信息各种不确定性的市场,只有充分掌握金融市场规律,才能充分利用和发挥金融产品的多样化为实体经济服务。

前瞻性认识。金融监管部门一定要合理把握政策节奏,处理好短中长期金融监管方向和政策,既要灵活适度,更要精准导向。在总量政策之下更要注重结构政策,做到“精准滴灌”。疫情期间需要充裕的流动性稳定市场预期,当经济基本面已经出现了明显恢复的时候,要关注金融空转风险,尽可能避免政策产生“后遗症”。以“宽货币”引导“宽信用”的副产物就是可能的金融空转和脱实向虚。因此,后续货币政策在“保持金融总量适度、合理增长,着力稳企业保就业,防范和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基调下,更加灵活适度、精准导向,同时保持适度宽松。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要注重前期出台政策评估评价,并积极创新直达实体经济货币政策工具,形成较好的应急金融政策体系,储备更丰富的金融工具。对于短期性政策要适时退出,对于诸如首贷、信用贷等则要予以固化。对于需要长期发展的资本市场,要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总之,当前作为一种跨周期的制度安排,逆周期调控要在提升前瞻性、打好提前量的基础上,保持政策对冲的适度性。

精细化统筹。统筹推进金融支持稳企业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需要金融机构既对暂时遇到困难的企业全力支持,又要有效控制金融风险,既要一边放清水又要防止泥沙俱下,这就要求金融支持稳增长和防风险做到精准化。一方面,精准支持重点领域中关系民生企业的复产和发展,落实好人民银行等部委关于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各项部署,实施有力措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实现银企协同发展;把握好信贷投放的总量、结构和节奏,与市场主体实际需求保持一致,确保信贷资金平稳投向实体经济,不搞“大水漫灌”,实现“精准滴灌”。另一方面,精准有效处置重点领域的风险。金融监管部门必须加强监管协调、构建横纵交织的监管网络。强化反欺诈管理,对于弄虚作假搭政策“便车”的违法违规行为,实施有效惩戒,有效防控道德风险。金融机构要加强金融支持稳增长贷款资金流向跟踪,确保资金真正用于支持小微企业和实体经济。认真甄别企业受疫情影响因素和实质性风险,密切监测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状况,防范道德风险,防止金融风险集聚。

持续化创新。今年以来,一系列金融创新有效促进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金融创新也有效规范新的潜在的金融风险。但同时也可能致使金融业面临着更多的金融风险,尤其是当过度创新或伪创新盛行时,金融风险逐渐积累。因此,要从辩证的角度看待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坚持金融创新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宗旨,支撑实体经济的发展,在此基础上积极进行金融创新,努力规避金融风险,协同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另一方面,要巩固金融创新的风险管理基础,提升金融创新的宏观管理能力。金融监管部门要利用新模式和新技术,加强金融监管体制创新并积极探索鼓励金融创新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对金融市场中违法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提高违法违规成本。金融机构要构建与金融创新相适应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手段、专业化的风险管理人才团队以及科学的管理制度等。如积极探索运用金融科技手段,提高风险的管理水平和能力。

(作者系山东潍坊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