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银行让利不等于利润减少

发布时间:2020-09-03 08:36:38    作者: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银行金融机构与实体经济本质上是共荣共生的关系,银行为实体经济让利与银行利润变化也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不能简单地将上半年商业银行净利润的大幅下降单纯归因于银行让利实体经济。

□王剑 田维韦

疫情对我国经济短期冲击较大,为了助推经济稳步复苏,年初以来,政策持续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让利实体经济的力度。6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推动金融系统全年向各类企业合理让利1.5万亿元”。8月25日,央行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今年前7个月,金融机构已为市场主体减负8700亿元,有力支持了实体经济复苏。

我国金融市场以间接融资为主,银行机构在让利实体经济中将承担主要责任。2019年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2.0万亿元,因此市场担忧金融机构全年1.5万亿元的让利会带来商业银行净利润的大幅下降,对我国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带来一定冲击。8月10日,银保监会发布的2020年二季度银行业经营数据显示,上半年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1.0万亿元,同比下降9.4%,引发了市场对银行净利润大幅下降原因的讨论。但我们需要明确,银行金融机构与实体经济本质上是共荣共生的关系,银行为实体经济让利与银行利润变化也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不能简单地将上半年商业银行净利润的大幅下降单纯归因于银行让利实体经济。

第一,规模增长,实现以量补价。银行贷款收入是由规模和利率共同决定的,让利虽然要求降低银行的贷款利率,但是贷款利率降低后企业的融资需求会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冲银行贷款利率下降的负面冲击,实现以量补价。同时,以低成本融到资的企业也能较快走出疫情的冲击,等经营活动恢复到正常水平后融资需求也会增加。6月,金融机构人民币一般贷款利率5.26%,较年初下降了48bps,但上半年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了13.2%,高于2019年12.3%的增速。我们粗略(非严谨算法)按“贷款收入=金融机构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期初期末贷款平均余额”计算,2020年上半年金融机构贷款收入同比增长1.2%,虽然较2019年全年8.4%的增速明显回落,但是仍实现了正增长。

第二,央行和银保监会引导降低银行负债成本,从“让利”到“减负”。银行给实体经济让利,监管也在给银行减负,政策在引导降低贷款收益率的同时,也在积极引导降低银行负债成本。央行上半年通过多次降准、降低政策利率等方式给银行提供低成本资金;同时,银保监会也持续加大对高成本结构性存款等产品的监管以引导银行负债成本的进一步下行。6月初,银保监会窗口指导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要求于今年年底前将结构性存款的规模压降至上年末的三分之二。受益于负债成本的下行和银行积极调整资产配置结构,上半年商业银行净息差2.09%,环比一季度仅收窄了1bp。我们粗略按“利息净收入=净息差×期初期末平均总资产余额”计算,今年上半年商业银行净利息收入同比增长了6.3%,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了5.9%,让利并没有带来银行收入的大幅下降。

第三,给在疫情期间受到短暂冲击的企业让利,可以降低银行的信用风险成本。商业银行贷款成本包括资金成本、经营成本和信用风险成本,部分资质不错的企业受疫情冲击出现暂时性的经营困境,如果不能及时得到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很可能会出现破产倒闭等风险,这对于银行来说,不仅没有了利息,连本金都收不回来。因此,给这部分暂时受冲击的企业让利,其实是大幅降低了银行的信用风险成本,避免了坏账处置带来的净利润大幅下降。但商业银行在让利实体经济的过程中需要对企业的经营资产建立严格的筛选机制,以区分受疫情冲击经营短期面临困境的企业和本身经营出现了风险的企业。针对受疫情短期冲击的企业,银行业应该加大支持力度,和企业共渡难关。针对本身经营出现风险的企业,银行应严格按照市场化原则,将符合不良标准的贷款严格化为不良,并且降低对此类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不然未来会面临更大的信用风险,也不符合“合理让利”政策导向。

整体来看,上半年银行净利润大幅下降有让利实体经济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出于对未来信用风险上升的担忧。商业银行上半年坐实资产质量以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体现了对风险防范的重视。目前我国经济正在持续复苏,四季度或明年年初有望恢复到潜在增长水平,银行让利实体经济将更加注重结构,一方面政策引导降低贷款利率下降的力度会减弱,我们可以看到1年期LPR已经连续5个月维持在3.85%的水平;另一方面,银行会加强对企业资质的筛选,加大对重点行业的企业支持。

(作者单位: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


银行让利不等于利润减少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20-09-03

银行金融机构与实体经济本质上是共荣共生的关系,银行为实体经济让利与银行利润变化也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不能简单地将上半年商业银行净利润的大幅下降单纯归因于银行让利实体经济。

□王剑 田维韦

疫情对我国经济短期冲击较大,为了助推经济稳步复苏,年初以来,政策持续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让利实体经济的力度。6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推动金融系统全年向各类企业合理让利1.5万亿元”。8月25日,央行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今年前7个月,金融机构已为市场主体减负8700亿元,有力支持了实体经济复苏。

我国金融市场以间接融资为主,银行机构在让利实体经济中将承担主要责任。2019年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2.0万亿元,因此市场担忧金融机构全年1.5万亿元的让利会带来商业银行净利润的大幅下降,对我国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带来一定冲击。8月10日,银保监会发布的2020年二季度银行业经营数据显示,上半年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1.0万亿元,同比下降9.4%,引发了市场对银行净利润大幅下降原因的讨论。但我们需要明确,银行金融机构与实体经济本质上是共荣共生的关系,银行为实体经济让利与银行利润变化也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不能简单地将上半年商业银行净利润的大幅下降单纯归因于银行让利实体经济。

第一,规模增长,实现以量补价。银行贷款收入是由规模和利率共同决定的,让利虽然要求降低银行的贷款利率,但是贷款利率降低后企业的融资需求会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冲银行贷款利率下降的负面冲击,实现以量补价。同时,以低成本融到资的企业也能较快走出疫情的冲击,等经营活动恢复到正常水平后融资需求也会增加。6月,金融机构人民币一般贷款利率5.26%,较年初下降了48bps,但上半年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了13.2%,高于2019年12.3%的增速。我们粗略(非严谨算法)按“贷款收入=金融机构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期初期末贷款平均余额”计算,2020年上半年金融机构贷款收入同比增长1.2%,虽然较2019年全年8.4%的增速明显回落,但是仍实现了正增长。

第二,央行和银保监会引导降低银行负债成本,从“让利”到“减负”。银行给实体经济让利,监管也在给银行减负,政策在引导降低贷款收益率的同时,也在积极引导降低银行负债成本。央行上半年通过多次降准、降低政策利率等方式给银行提供低成本资金;同时,银保监会也持续加大对高成本结构性存款等产品的监管以引导银行负债成本的进一步下行。6月初,银保监会窗口指导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要求于今年年底前将结构性存款的规模压降至上年末的三分之二。受益于负债成本的下行和银行积极调整资产配置结构,上半年商业银行净息差2.09%,环比一季度仅收窄了1bp。我们粗略按“利息净收入=净息差×期初期末平均总资产余额”计算,今年上半年商业银行净利息收入同比增长了6.3%,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了5.9%,让利并没有带来银行收入的大幅下降。

第三,给在疫情期间受到短暂冲击的企业让利,可以降低银行的信用风险成本。商业银行贷款成本包括资金成本、经营成本和信用风险成本,部分资质不错的企业受疫情冲击出现暂时性的经营困境,如果不能及时得到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很可能会出现破产倒闭等风险,这对于银行来说,不仅没有了利息,连本金都收不回来。因此,给这部分暂时受冲击的企业让利,其实是大幅降低了银行的信用风险成本,避免了坏账处置带来的净利润大幅下降。但商业银行在让利实体经济的过程中需要对企业的经营资产建立严格的筛选机制,以区分受疫情冲击经营短期面临困境的企业和本身经营出现了风险的企业。针对受疫情短期冲击的企业,银行业应该加大支持力度,和企业共渡难关。针对本身经营出现风险的企业,银行应严格按照市场化原则,将符合不良标准的贷款严格化为不良,并且降低对此类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不然未来会面临更大的信用风险,也不符合“合理让利”政策导向。

整体来看,上半年银行净利润大幅下降有让利实体经济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出于对未来信用风险上升的担忧。商业银行上半年坐实资产质量以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体现了对风险防范的重视。目前我国经济正在持续复苏,四季度或明年年初有望恢复到潜在增长水平,银行让利实体经济将更加注重结构,一方面政策引导降低贷款利率下降的力度会减弱,我们可以看到1年期LPR已经连续5个月维持在3.85%的水平;另一方面,银行会加强对企业资质的筛选,加大对重点行业的企业支持。

(作者单位: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