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记者观察:从源头治理骚扰电话短信

发布时间:2020-09-07 13:44:05    作者:杜向杰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杜向杰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发布了《通信短信信息和语音呼叫服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面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见稿在第三章《商业性短信息和商业性电话管理》中明确,任何组织或个人未经用户同意或者请求,或者用户明确表示拒绝的,不得向其发送商业性短信息或拨打商业性电话。用户未明确同意的,视为拒绝。用户同意后又明确表示拒绝接收的,应当停止。

这条规定引起了广大用户的讨论和赞同,无疑是因为大众长期受骚扰电话、骚扰短信之苦,希望通过此次出台的规定能让那些无良商家减少对用户的骚扰。

随着移动电话的普及,未经使用者同意且来历不明的商业短信与电话日益增多,且愈演愈烈。大多数人每天都能收到数条乃至数十条的商业短信;推销电话也是此起彼伏,令人苦不堪言。虽然现在有些手机和软件可以屏蔽商业短信,也能标明骚扰电话,但总有漏网之鱼给大众的生活带来困扰。

根据本次出台的规定,今后如要发送商业短信,需遵守第十九条规定,即在商业性短信息中明确标注通过其服务发送短信的组织或个人的名称、联系电话,提供便捷和有效的拒绝接收方式并随短信息告知用户,不得以任何形式对用户拒绝接收设置障碍。也就是说,要发送短信,就须明确告知信息来自哪里,出于什么目的。若不按规定擅自发送,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移动通信转售业务经营者应当采取必要措施制止其行为,可视情况限制向其提供新增通信资源或暂停相关服务。这有助于减少来历不明的短信骚扰,并方便用户拒绝接收骚扰信息。

另外,规定还要求组织建立全国统一的“谢绝来电”平台,引导相关组织或个人尊重用户意愿规范拨打商业性电话。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应为移动通信转售业务经营者提供“谢绝来电”服务予以必要协助。这有助于在手机软件过滤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少商业来电骚扰。

通过多种保障,层层防护,相信用户收到的骚扰电话短信会有效减少。但同时笔者认为,之所以用户会收到如此多的商业电话和短信,用户信息泄露这一根源不容忽视,更应该进行治理。

我们大多数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去中介看了看房子,立刻就会收到卖房的电话;有了孩子,家长就会收到各类课外班和培训机构的电话短信。甚至在网上浏览了某个商品,哪怕是聊天中进行了谈论,都有可能收到相关广告。在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被泄露和倒卖越发猖獗,而个人信息又被利用到商业销售上,导致针对个人的“精准”营销层出不穷,且大多未经当事人同意。

因此,在出台针对骚扰电话短信相关规定的同时,也希望相关部门对那些非法收集出卖用户信息的机构出台更严厉的打击措施,从源头截断对用户隐私的肆意利用,才能更有效地减少骚扰电话短信对大众生活的影响。


记者观察:从源头治理骚扰电话短信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20-09-07

□杜向杰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发布了《通信短信信息和语音呼叫服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面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见稿在第三章《商业性短信息和商业性电话管理》中明确,任何组织或个人未经用户同意或者请求,或者用户明确表示拒绝的,不得向其发送商业性短信息或拨打商业性电话。用户未明确同意的,视为拒绝。用户同意后又明确表示拒绝接收的,应当停止。

这条规定引起了广大用户的讨论和赞同,无疑是因为大众长期受骚扰电话、骚扰短信之苦,希望通过此次出台的规定能让那些无良商家减少对用户的骚扰。

随着移动电话的普及,未经使用者同意且来历不明的商业短信与电话日益增多,且愈演愈烈。大多数人每天都能收到数条乃至数十条的商业短信;推销电话也是此起彼伏,令人苦不堪言。虽然现在有些手机和软件可以屏蔽商业短信,也能标明骚扰电话,但总有漏网之鱼给大众的生活带来困扰。

根据本次出台的规定,今后如要发送商业短信,需遵守第十九条规定,即在商业性短信息中明确标注通过其服务发送短信的组织或个人的名称、联系电话,提供便捷和有效的拒绝接收方式并随短信息告知用户,不得以任何形式对用户拒绝接收设置障碍。也就是说,要发送短信,就须明确告知信息来自哪里,出于什么目的。若不按规定擅自发送,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移动通信转售业务经营者应当采取必要措施制止其行为,可视情况限制向其提供新增通信资源或暂停相关服务。这有助于减少来历不明的短信骚扰,并方便用户拒绝接收骚扰信息。

另外,规定还要求组织建立全国统一的“谢绝来电”平台,引导相关组织或个人尊重用户意愿规范拨打商业性电话。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应为移动通信转售业务经营者提供“谢绝来电”服务予以必要协助。这有助于在手机软件过滤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少商业来电骚扰。

通过多种保障,层层防护,相信用户收到的骚扰电话短信会有效减少。但同时笔者认为,之所以用户会收到如此多的商业电话和短信,用户信息泄露这一根源不容忽视,更应该进行治理。

我们大多数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去中介看了看房子,立刻就会收到卖房的电话;有了孩子,家长就会收到各类课外班和培训机构的电话短信。甚至在网上浏览了某个商品,哪怕是聊天中进行了谈论,都有可能收到相关广告。在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被泄露和倒卖越发猖獗,而个人信息又被利用到商业销售上,导致针对个人的“精准”营销层出不穷,且大多未经当事人同意。

因此,在出台针对骚扰电话短信相关规定的同时,也希望相关部门对那些非法收集出卖用户信息的机构出台更严厉的打击措施,从源头截断对用户隐私的肆意利用,才能更有效地减少骚扰电话短信对大众生活的影响。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