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金融需持续发力稳就业

发布时间:2020-10-15 07:51:29    作者: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欧永生

10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做好稳就业工作。会议指出,保住就业就可以稳住经济基本盘。就业问题是关系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问题,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显得尤为关键。早在5月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就提出,要强化稳企业保就业的金融支持措施。年中,央行、银保监会要求金融机构把支持稳企业保就业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把握好信贷投放节奏,与市场主体实际需求保持一致,确保信贷资金平稳投向实体经济。

去年,我国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后,今年进一步把就业放到核心地位,提出优先稳就业保民生,财政、货币和投资等政策要聚力支持稳就业。央行、银保监会等金融监管部门连续下发多个金融支持文件,长短兼顾,综合施策,从提升金融服务中小微企业能力建设、加大对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力度和中小微企业贷款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等方面进行部署,对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提出具体要求。金融业迅速行动,发挥行业优势,加大对疫情防控相关领域支持力度,与受困企业共克时艰,主动适应企业融资新要求,确保直达实体经济的政策落地见效,为稳企业保就业和实体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撑。同时,保持金融业经营稳定和风险可控。

持续高效推进就业工作的开展,落实就业扶持政策的实施,是实实在在的惠民之举。国常会提出了稳就业的重点领域和行业,金融机构要进一步持续精准发力,突出重点,稳住市场主体,确保金融活水浇灌实体经济之林,确保就业绿色长青。

要把握投放节奏。金融机构的信贷投放一定要精准滴灌,针对国常会提到的生产经营恢复慢的中小微企业、困难行业,高校毕业生、未就业毕业生、农民工以及受灾群众、退捕渔民、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和困难人员,一定要更加深入地研究不同企业、人员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金融需求特点,从客户角度来思考真正的金融需求痛点;针对企业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背景情况,动态选择金融支持方式,如实现信贷服务周期和产品设计的差异性,同时为了实现信贷匹配,需要银行、保险、担保等协同推进,以使银行信贷资金与市场主体实际需求保持一致,确保信贷资金平稳投向实体经济。一般而言,金融机构第四季度为项目储备年,今年要打破常规,在信贷投放上持续用力,更好满足资金需求。

要强化激励约束。央行已经出台诸多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为了更好地保障这些工具落地见效,需要央行把握好节奏和力度,同时完善政策传导的激励约束机制,明确金融机构承担的应有责任和功能,促使政策能够传递到位。金融机构在强化社会责任的同时,需要尽快进行理念、模式、规则的转型优化。如针对信息不对称问题,尽快建立健全各层级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和查询机制,提高中小企业信息透明度,解决中小企业信用缺失问题,降低信用贷款风险。同时,金融机构要完善内部考核机制,落实小微授信尽职免责等要求,提升敢贷的积极性。地方政府继续完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立信用贷款担保基金对中小企业增信,建立风险分担和缓释机制,发挥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合力作用,撬动更多信用贷款发放。

要创新支持模式。民营、小微企业承载了众多的就业,构成了中国经济的“基本面貌”。但是,这些市场主体抗风险能力较弱,经营压力较大,具有“轻资产、高波动”的发展特征,与传统信贷模式存在某种错配。金融机构要充分利用科技技术,开发金融顾问APP,加强对接市场主体有效性。金融机构要利用好再贷款再贴现等各类专项资金,发放优惠利率贷款,切实降低融资成本。更重要的是,要不断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如探索投贷联动等多种方式,努力构建长期的“输血”渠道。大力发展直接融资支持,实现多层次的中长期资金配套。

(作者系山东潍坊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


金融需持续发力稳就业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20-10-15

□欧永生

10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做好稳就业工作。会议指出,保住就业就可以稳住经济基本盘。就业问题是关系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问题,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显得尤为关键。早在5月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就提出,要强化稳企业保就业的金融支持措施。年中,央行、银保监会要求金融机构把支持稳企业保就业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把握好信贷投放节奏,与市场主体实际需求保持一致,确保信贷资金平稳投向实体经济。

去年,我国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后,今年进一步把就业放到核心地位,提出优先稳就业保民生,财政、货币和投资等政策要聚力支持稳就业。央行、银保监会等金融监管部门连续下发多个金融支持文件,长短兼顾,综合施策,从提升金融服务中小微企业能力建设、加大对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力度和中小微企业贷款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等方面进行部署,对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提出具体要求。金融业迅速行动,发挥行业优势,加大对疫情防控相关领域支持力度,与受困企业共克时艰,主动适应企业融资新要求,确保直达实体经济的政策落地见效,为稳企业保就业和实体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撑。同时,保持金融业经营稳定和风险可控。

持续高效推进就业工作的开展,落实就业扶持政策的实施,是实实在在的惠民之举。国常会提出了稳就业的重点领域和行业,金融机构要进一步持续精准发力,突出重点,稳住市场主体,确保金融活水浇灌实体经济之林,确保就业绿色长青。

要把握投放节奏。金融机构的信贷投放一定要精准滴灌,针对国常会提到的生产经营恢复慢的中小微企业、困难行业,高校毕业生、未就业毕业生、农民工以及受灾群众、退捕渔民、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和困难人员,一定要更加深入地研究不同企业、人员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金融需求特点,从客户角度来思考真正的金融需求痛点;针对企业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背景情况,动态选择金融支持方式,如实现信贷服务周期和产品设计的差异性,同时为了实现信贷匹配,需要银行、保险、担保等协同推进,以使银行信贷资金与市场主体实际需求保持一致,确保信贷资金平稳投向实体经济。一般而言,金融机构第四季度为项目储备年,今年要打破常规,在信贷投放上持续用力,更好满足资金需求。

要强化激励约束。央行已经出台诸多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为了更好地保障这些工具落地见效,需要央行把握好节奏和力度,同时完善政策传导的激励约束机制,明确金融机构承担的应有责任和功能,促使政策能够传递到位。金融机构在强化社会责任的同时,需要尽快进行理念、模式、规则的转型优化。如针对信息不对称问题,尽快建立健全各层级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和查询机制,提高中小企业信息透明度,解决中小企业信用缺失问题,降低信用贷款风险。同时,金融机构要完善内部考核机制,落实小微授信尽职免责等要求,提升敢贷的积极性。地方政府继续完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立信用贷款担保基金对中小企业增信,建立风险分担和缓释机制,发挥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合力作用,撬动更多信用贷款发放。

要创新支持模式。民营、小微企业承载了众多的就业,构成了中国经济的“基本面貌”。但是,这些市场主体抗风险能力较弱,经营压力较大,具有“轻资产、高波动”的发展特征,与传统信贷模式存在某种错配。金融机构要充分利用科技技术,开发金融顾问APP,加强对接市场主体有效性。金融机构要利用好再贷款再贴现等各类专项资金,发放优惠利率贷款,切实降低融资成本。更重要的是,要不断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如探索投贷联动等多种方式,努力构建长期的“输血”渠道。大力发展直接融资支持,实现多层次的中长期资金配套。

(作者系山东潍坊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