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董克用:未来十年是养老金改革窗口期

发布时间:2020-11-09 08:53:31    作者: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董克用

金融能够进行跨时间和空间的资源优化配置的特性,决定了其与养老问题之间的逻辑一致性。从国际经验来看,应对老龄化离不开金融的媒介融通作用。金融工具和技术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方式,也是适应传统养老模式转变、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的必由之路,由此诞生了养老金融这一专门领域。

养老金融是一个概念体系,是指为了应对老龄化挑战,围绕着社会成员的各种养老需求所进行的金融活动的总和,包括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养老产业金融三部分。其中,养老金金融指的是为储备制度化的养老金进行的一系列金融活动,其对象是制度化的养老金资产,目标是通过制度安排积累养老资产,并通过市场化投资运营实现保值增值;养老服务金融指的是除制度化的养老金以外,社会成员为了满足自身养老需求所采取的财富积累、消费及其他衍生的一系列金融活动,其本质是通过金融活动来满足多元化的养老需求;养老产业金融则指的是为与养老相关产业提供投融资支持的金融活动,其对象是养老产业,目标是满足养老产业的各种投融资需求。从社会应对老龄化的全局来看,养老金金融和养老服务金融的目标都是为国民提供养老资产,为实现可持续养老支持体系提供经济保障;养老产业金融的目标则是通过金融支持养老产业的发展,为国民养老提供服务保障。

当前是养老金金融改革窗口期,应统筹考虑进行顶层制度规划

未来十年是养老金金融体系改革最后的窗口期,这是因为:2030年之前,我国尚未进入超老龄化社会,一旦错过影响范围更广,改革难度更大。此外,我国经济增长还能保持一定中高速水平,如果错过这一阶段,改革的经济基础也不如现在雄厚。因此养老金金融改革时间紧迫,需要从全局统筹,着眼长远,改革的主线有两个:

在养老金制度建设方面,一是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为抓手,同步推进延迟退休年龄、做实缴费基数等存量改革;二是以完善养老金三支柱体系,扩大养老金储备为主的结构调整式的增量改革。在养老金资产管理方面,未来改革方向包括,一是继续扩大社保基金来源,提高基本养老金委托力度,增加二三支柱补充养老金规模;二是扩大养老金投资类别,开放海外投资、另类投资等,在更大范围分散风险同时增加养老金收益来源;三是进一步培育养老金管理机构专业能力,提升养老金投资回报水平。

养老服务金融初步发展,市场机构需积极进行产品供给和服务创新

长远来看,随着国民财富快速增长,养老服务金融因为其稳定性、长期性、规模性的特征,将成为财富管理行业的新蓝海,具有广阔发展空间。从现实来看,尽管有部分金融机构在养老财富管理、金融服务适老化等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和探索,比如推出老年人专属理财产品、养老增值服务等。但从总体来看,我国养老服务金融的发展仍然不能满足国民养老需求,养老财富不能找到有效的配置和储备工具。

促进我国养老服务金融发展可从如下几方面入手:一是丰富养老金融产品供给。主要是针对国民个性化、多元化、多层次养老财富管理需求,在现有产品基础上扩大真正符合养老需要的长期金融产品。二是加强养老财富规划和顾问培育。养老服务金融是围绕人一生的养老财富积累和消费活动,周期长、涉及面广、专业性强,客观上需要有专业的财富规划和顾问人员为国民提供专业中介服务。三是注重金融与科技结合,加大智能投顾在养老服务金融应用,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结合养老目标进行个性化资产配置,提升养老财富投资科学性和专业性。

养老产业金融尚未破题,需要加强多元化金融工具提供与创新

养老产业发展离不开金融资本的支持,但与其他产业不同,养老产业兼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必须兼顾政策性和市场化手段发展养老产业金融。而从我国实践来看,由于养老产业处于行业发展的早期阶段,大部分养老产业以中小企业的形式存在,加上产业成长期的高竞争性,盈利状况具有较大不确定性,降低了市场化金融资本的吸引力。

促进我国养老产业金融发展需要关注如下几点:一是要秉承产业为本,金融为器的发展原则。从长期来看,养老产业的持续发展和效率提升才能促进养老企业持续经营能力,才能吸引和促进金融资本向养老产业的转移,走向实际意义上的产融互动。二是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进一步拓宽养老产业融资渠道,如创新PPP模式等政府和社会资本的合作方式,通过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和提高效率,降低项目的运作成本和风险等。三是养老产业投资需要秉承长期投资理念,我国尚处于养老产业发展中早期阶段,需要投资者具有长期理念,致力于深耕养老产业,与企业共同成长,分享长期增长价值,而不是追求短期财务回报。

(作者系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清华大学教授)


董克用:未来十年是养老金改革窗口期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20-11-09

□董克用

金融能够进行跨时间和空间的资源优化配置的特性,决定了其与养老问题之间的逻辑一致性。从国际经验来看,应对老龄化离不开金融的媒介融通作用。金融工具和技术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方式,也是适应传统养老模式转变、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的必由之路,由此诞生了养老金融这一专门领域。

养老金融是一个概念体系,是指为了应对老龄化挑战,围绕着社会成员的各种养老需求所进行的金融活动的总和,包括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养老产业金融三部分。其中,养老金金融指的是为储备制度化的养老金进行的一系列金融活动,其对象是制度化的养老金资产,目标是通过制度安排积累养老资产,并通过市场化投资运营实现保值增值;养老服务金融指的是除制度化的养老金以外,社会成员为了满足自身养老需求所采取的财富积累、消费及其他衍生的一系列金融活动,其本质是通过金融活动来满足多元化的养老需求;养老产业金融则指的是为与养老相关产业提供投融资支持的金融活动,其对象是养老产业,目标是满足养老产业的各种投融资需求。从社会应对老龄化的全局来看,养老金金融和养老服务金融的目标都是为国民提供养老资产,为实现可持续养老支持体系提供经济保障;养老产业金融的目标则是通过金融支持养老产业的发展,为国民养老提供服务保障。

当前是养老金金融改革窗口期,应统筹考虑进行顶层制度规划

未来十年是养老金金融体系改革最后的窗口期,这是因为:2030年之前,我国尚未进入超老龄化社会,一旦错过影响范围更广,改革难度更大。此外,我国经济增长还能保持一定中高速水平,如果错过这一阶段,改革的经济基础也不如现在雄厚。因此养老金金融改革时间紧迫,需要从全局统筹,着眼长远,改革的主线有两个:

在养老金制度建设方面,一是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为抓手,同步推进延迟退休年龄、做实缴费基数等存量改革;二是以完善养老金三支柱体系,扩大养老金储备为主的结构调整式的增量改革。在养老金资产管理方面,未来改革方向包括,一是继续扩大社保基金来源,提高基本养老金委托力度,增加二三支柱补充养老金规模;二是扩大养老金投资类别,开放海外投资、另类投资等,在更大范围分散风险同时增加养老金收益来源;三是进一步培育养老金管理机构专业能力,提升养老金投资回报水平。

养老服务金融初步发展,市场机构需积极进行产品供给和服务创新

长远来看,随着国民财富快速增长,养老服务金融因为其稳定性、长期性、规模性的特征,将成为财富管理行业的新蓝海,具有广阔发展空间。从现实来看,尽管有部分金融机构在养老财富管理、金融服务适老化等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和探索,比如推出老年人专属理财产品、养老增值服务等。但从总体来看,我国养老服务金融的发展仍然不能满足国民养老需求,养老财富不能找到有效的配置和储备工具。

促进我国养老服务金融发展可从如下几方面入手:一是丰富养老金融产品供给。主要是针对国民个性化、多元化、多层次养老财富管理需求,在现有产品基础上扩大真正符合养老需要的长期金融产品。二是加强养老财富规划和顾问培育。养老服务金融是围绕人一生的养老财富积累和消费活动,周期长、涉及面广、专业性强,客观上需要有专业的财富规划和顾问人员为国民提供专业中介服务。三是注重金融与科技结合,加大智能投顾在养老服务金融应用,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结合养老目标进行个性化资产配置,提升养老财富投资科学性和专业性。

养老产业金融尚未破题,需要加强多元化金融工具提供与创新

养老产业发展离不开金融资本的支持,但与其他产业不同,养老产业兼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必须兼顾政策性和市场化手段发展养老产业金融。而从我国实践来看,由于养老产业处于行业发展的早期阶段,大部分养老产业以中小企业的形式存在,加上产业成长期的高竞争性,盈利状况具有较大不确定性,降低了市场化金融资本的吸引力。

促进我国养老产业金融发展需要关注如下几点:一是要秉承产业为本,金融为器的发展原则。从长期来看,养老产业的持续发展和效率提升才能促进养老企业持续经营能力,才能吸引和促进金融资本向养老产业的转移,走向实际意义上的产融互动。二是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进一步拓宽养老产业融资渠道,如创新PPP模式等政府和社会资本的合作方式,通过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和提高效率,降低项目的运作成本和风险等。三是养老产业投资需要秉承长期投资理念,我国尚处于养老产业发展中早期阶段,需要投资者具有长期理念,致力于深耕养老产业,与企业共同成长,分享长期增长价值,而不是追求短期财务回报。

(作者系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清华大学教授)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