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创新发展汽车金融市场

发布时间:2020-11-27 09:50:53    作者: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欧永生

11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进一步促进消费。其中之一是要扩大汽车消费。鼓励各地增加号牌指标投放;开展新一轮汽车下乡和以旧换新等。日前,银保监会下发《关于促进消费金融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提出了扩宽汽车金融公司的融资渠道等举措,这一切显示汽车金融市场将迎来政策利好,进入新一轮发展期,将成为拉动汽车消费的新引擎。

我国自2009年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消费市场,其中私家车消费量持续走高,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一定程度上也推动着汽车金融行业的发展。自2008年《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以来,我国汽车金融市场对风险管控的认识有所提升,遏制住了坏账率持续走高的不良势头,进入有序发展阶段。2013年后,随着融资租赁、互联网金融等新模式的涌现,市场进入创新发展阶段。这两个阶段的十多年来,我国汽车金融行业保持了年均24%的高速增长。2019年,我国汽车信贷渗透率高达45%,汽车金融市场总体规模达到约1.7万亿元。

与欧美成熟市场相比,我国的新车贷款、新车融资租赁及二手车金融渗透率较低。随着新一代消费群体观念转变、市场供给丰富和有序,我国汽车金融市场未来5-10年依然有较大的渗透率提升和行业发展空间,并涌现诸多新趋势:如年轻消费者占比提升,复购比例提升;渠道向多元化发展并持续下沉;产品更加灵活化和定制化;行业竞争进入综合能力比拼与合作阶段;政策逐步完善,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数字化转型成为制胜关键;汽车金融公司针对消费者出行需求扩展服务边界,向出行金融服务商转变等。

2020年初,受到疫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汽车市场遭遇巨大下滑。但伴随着经济的持续复苏,以及从中央到地方的各项利好政策刺激,汽车产销逐步进入上升通道。中汽协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0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5.2万辆和257.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和12.5%。国常会提出的新一轮汽车下乡政策、以旧换新相关补贴及配套措施将有助于促进汽车消费政策的落地实施。因此,汽车金融市场一定要适应新形势,在依法合规经营基础上创新发展,为促进汽车消费提供金融动力支持。

强化科技能力支撑。汽车领域的智能化、共享化、电气化和网联化已是大势所趋,金融科技的参与,将重构汽车消费模式和业态。大数据是汽车金融领域的关键资源。建立完善的汽车金融风险管理体系,包括深度洞察客群、打通用户数据、全程风险管控和精确余值管理等。一方面扩大信用信息来源,建立更全面反映客户信用画像的信息系统。不仅包括发生信贷业务客户的历史业务信息,还应建立更多的信息收集渠道。通过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有效解决汽车金融领域的获客难题与反欺诈难题。同时,要加强客户信息的保护和数据资源安全的管理。另一方面要强化内部风控建设。依靠科技手段如自动化审批、智能语音等技术强化业务创新,同时要针对不同车型和客户群体形成内部信用风险模型,防范潜在信用风险。

创新差异化金融产品。汽车金融正从消费信贷扩展至库存融资、融资租赁和保险等新兴领域,租赁化、多元化、系统化特征也愈加鲜明。汽车金融企业一方面要推出差异化产品,借助产品方案的灵活性和增值服务以吸引消费者。例如,针对细分客群和消费者提供定制化程度较高的产品方案。对于部分农户等缺乏个人征信记录的客群设计评估土地收入等特殊的风控方案;为小企业主等对现金流要求高的群体提供灵活还款方案;针对商用车全生命周期价值的特点开发支持用车环节的金融产品。另一方面,要针对行业发展痛点,创新开发金融产品。如针对新能源车目前存在保值率低、电池生命周期短等痛点,消费者对余值的担忧将影响销售,可通过余值保障、车电分离等创新金融手段进行应对。

强化市场参与主体合作。目前汽车金融市场的主体包括汽车金融公司、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融资租赁公司、担保公司等类金融公司。随着电商渠道发展,二手车电商也开始涉足融资租赁领域。二手车金融、新能源车金融正成为商业银行零售转型的突破口。各参与主体要积极探索在资金、营销、风控和资产管理等方面的合作机会,力求能力互补,形成竞中有合的新态势。如商业银行应立足区域,与当地汽车企业开展合作,依托汽车厂商进行产业链的横向和纵向延伸,积极与外部各类型主体合作。厂商金融和融资租赁公司可提供客户数据,凭借车队运营和车辆管理能力支持银行进行贷前风控和贷后管理。融资租赁公司也可为合作伙伴承担车辆资产管理的职能。

(作者系山东潍坊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


创新发展汽车金融市场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20-11-27

□欧永生

11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进一步促进消费。其中之一是要扩大汽车消费。鼓励各地增加号牌指标投放;开展新一轮汽车下乡和以旧换新等。日前,银保监会下发《关于促进消费金融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提出了扩宽汽车金融公司的融资渠道等举措,这一切显示汽车金融市场将迎来政策利好,进入新一轮发展期,将成为拉动汽车消费的新引擎。

我国自2009年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消费市场,其中私家车消费量持续走高,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一定程度上也推动着汽车金融行业的发展。自2008年《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以来,我国汽车金融市场对风险管控的认识有所提升,遏制住了坏账率持续走高的不良势头,进入有序发展阶段。2013年后,随着融资租赁、互联网金融等新模式的涌现,市场进入创新发展阶段。这两个阶段的十多年来,我国汽车金融行业保持了年均24%的高速增长。2019年,我国汽车信贷渗透率高达45%,汽车金融市场总体规模达到约1.7万亿元。

与欧美成熟市场相比,我国的新车贷款、新车融资租赁及二手车金融渗透率较低。随着新一代消费群体观念转变、市场供给丰富和有序,我国汽车金融市场未来5-10年依然有较大的渗透率提升和行业发展空间,并涌现诸多新趋势:如年轻消费者占比提升,复购比例提升;渠道向多元化发展并持续下沉;产品更加灵活化和定制化;行业竞争进入综合能力比拼与合作阶段;政策逐步完善,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数字化转型成为制胜关键;汽车金融公司针对消费者出行需求扩展服务边界,向出行金融服务商转变等。

2020年初,受到疫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汽车市场遭遇巨大下滑。但伴随着经济的持续复苏,以及从中央到地方的各项利好政策刺激,汽车产销逐步进入上升通道。中汽协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0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5.2万辆和257.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和12.5%。国常会提出的新一轮汽车下乡政策、以旧换新相关补贴及配套措施将有助于促进汽车消费政策的落地实施。因此,汽车金融市场一定要适应新形势,在依法合规经营基础上创新发展,为促进汽车消费提供金融动力支持。

强化科技能力支撑。汽车领域的智能化、共享化、电气化和网联化已是大势所趋,金融科技的参与,将重构汽车消费模式和业态。大数据是汽车金融领域的关键资源。建立完善的汽车金融风险管理体系,包括深度洞察客群、打通用户数据、全程风险管控和精确余值管理等。一方面扩大信用信息来源,建立更全面反映客户信用画像的信息系统。不仅包括发生信贷业务客户的历史业务信息,还应建立更多的信息收集渠道。通过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有效解决汽车金融领域的获客难题与反欺诈难题。同时,要加强客户信息的保护和数据资源安全的管理。另一方面要强化内部风控建设。依靠科技手段如自动化审批、智能语音等技术强化业务创新,同时要针对不同车型和客户群体形成内部信用风险模型,防范潜在信用风险。

创新差异化金融产品。汽车金融正从消费信贷扩展至库存融资、融资租赁和保险等新兴领域,租赁化、多元化、系统化特征也愈加鲜明。汽车金融企业一方面要推出差异化产品,借助产品方案的灵活性和增值服务以吸引消费者。例如,针对细分客群和消费者提供定制化程度较高的产品方案。对于部分农户等缺乏个人征信记录的客群设计评估土地收入等特殊的风控方案;为小企业主等对现金流要求高的群体提供灵活还款方案;针对商用车全生命周期价值的特点开发支持用车环节的金融产品。另一方面,要针对行业发展痛点,创新开发金融产品。如针对新能源车目前存在保值率低、电池生命周期短等痛点,消费者对余值的担忧将影响销售,可通过余值保障、车电分离等创新金融手段进行应对。

强化市场参与主体合作。目前汽车金融市场的主体包括汽车金融公司、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融资租赁公司、担保公司等类金融公司。随着电商渠道发展,二手车电商也开始涉足融资租赁领域。二手车金融、新能源车金融正成为商业银行零售转型的突破口。各参与主体要积极探索在资金、营销、风控和资产管理等方面的合作机会,力求能力互补,形成竞中有合的新态势。如商业银行应立足区域,与当地汽车企业开展合作,依托汽车厂商进行产业链的横向和纵向延伸,积极与外部各类型主体合作。厂商金融和融资租赁公司可提供客户数据,凭借车队运营和车辆管理能力支持银行进行贷前风控和贷后管理。融资租赁公司也可为合作伙伴承担车辆资产管理的职能。

(作者系山东潍坊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