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2021年人民币升值空间有限

发布时间:2021-01-21 10:16:42    作者: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王静文 孔雯

回顾2020年,基本面强劲叠加美元贬值,人民币汇率整体上行,且双向波动性明显增强,全年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累计升值6.92%,即期汇率累计升值6.52%,一举扭转了2019年的跌势。

2021年开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延续2020年底升势,但考虑到内外部形势正在发生边际变化,预计2021年人民币汇率将呈现先升后降、双向波动态势。

第一,中美经济增速差将逐渐收窄。

2020年,在疫情冲击之下,美国结束了史上最长扩张期,并在深度衰退后实现脆弱复苏。进入2021年,随着拜登上台,民主党一统两院后,新一轮大规模的财政刺激有望加码,这将为经济复苏营造良好环境。下半年美国有望实现大面积疫苗接种,社会重新开放,生产加快修复,经济有望明显反弹。世界银行最新预测,2020年美国实际GDP增速为-3.6%,2021年反弹至3.5%。

2020年我国率先从疫情中反弹,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但随着经济恢复至潜在经济增长水平,季度环比增速已经开始回落。展望2021年,在低基数效应和纾困政策延续的作用下,一季度经济增速或将超过16%,但此后会逐季回落,四季度下滑至6%左右,呈现“前高后低”特征。根据世界银行预测,2020年中国经济增速为2.0%,2021年为7.9%。

从中美经济增速差来看,2021年初增速差会明显扩大,但全年将会出现收窄。根据世界银行的预测值,将由2020年的5.6个百分点收窄至4.4个百分点。中美之间基本面差异的收敛,不支持人民币继续走强。

第二,中美利差将逐渐收敛。

美联储在2020年采取了史无前例的宽松政策,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由4万多亿美元快速膨胀至超7万亿美元。资金充裕叠加经济低迷,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8月初一度降至0.52%的历史最低水平,但此后逐渐回升。

相对而言,我国的货币政策则相对克制。从2020年5月开始,政策开始边际收紧。央行在公开市场回收流动性,引导市场利率逐渐回升至疫情前水平。因此,整个2020年下半年,中美10年期国债利差一直维持在200-240基点区间。稳定利差与中国金融开放相结合,吸引资金流入,推动人民币汇率升值。

展望2021年,美联储在新的货币政策框架下对通胀的容忍度已经明显提高,预计还将继续维持零利率政策和每月1200亿美元的量化宽松操作,3年期以内的短端利率预计将维持在偏低水平,但市场对于民主党控制政府和国会之后的经济刺激政策寄予厚望,经济复苏和物价上涨预期推动长端国债收益率走高。2021年初以来,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经升破1%,不排除年内回升到2%左右。

反观中国,2021年政策基调“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准有效,不急转弯,把握好政策时度效”,央行将会灵活把握货币政策的力度、节奏和重点,保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预计上调存准率和加息的可能性都不大,10年期国债收益率预计维持在3.0%-3.5%区间。这种情况下,中美之间的10年期国债利差将会呈收窄趋势。

第三,美元指数或将出现阶段性反弹。

2021年初以来,美元指数在见到89.4167的阶段低点之后已经开始反弹,全年美元指数下跌风险可能会弱于预期。

首先,由于民主党同时控制了政府和国会,新的经济刺激计划推出将会更加顺利,而拜登也更加注重疫情防控,因此美国经济复苏力度或将强于预期。

其次,由于疫苗的量产和应用仍需时日,而新兴经济体由于医疗基础设施和冷链运输等方面的差距,疫苗大规模使用的时间将会晚于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社会开放和经济复苏进程也相应滞后,这种情况下资金从美国向新兴流动的趋势可能会受到抑制,美元作为反周期资产的角色也会相应削弱。

第四,经常项目顺差将明显减少。

2020年,在防疫物资、远程办公出口以及出口替代效应的综合作用下,我国货物出口实现超预期增长,占国际市场份额刷新历史新高,但由于进口仍然疲弱,年度实现贸易顺差5350.3亿美元,为1950年有数据以来次高。

与此同时,由于各国疫情防控对人员流动和物流的限制,我国服务贸易逆差大幅收窄,2020年前11个月服务贸易逆差为1350亿美元,仅为上年同期的57%。在两者的共同作用下,经常项目顺差将创近5年来新高,显著支撑了人民币汇率走高。

展望2021年,在其他国家产能尚未完全正常化以及基数因素的作用下,上半年我国出口都将保持在较高水平,下半年随着疫情因素的逐渐消退,其他国家的生产能力逐渐恢复之后,中国出口增速才会逐渐回落。

疫情冲击逐渐消退之后,各国生产能力逐渐修复,叠加中国经济表现好于其他经济体,内需强劲,进口可能出现较大幅度增加,贸易顺差或将有所收窄。

第五,汇率政策将更注重预期引导。

2020年,我国通过一系列“双向开放”方式,缓解人民币过于集中的升值压力。如进一步扩大对外投资额度,包括新增QDI额度等;进一步促进内地与香港的跨境投资,包括股票通、债券通、跨境理财通等;鼓励国内保险公司扩大境外投资比例。

此外,央行还通过下调远期外汇风险准备金以及取消报价模型中的“逆周期因子”等方式,释放出对人民币预期管理的信号。

2021年初以来,人民币延续升值势头,已引起监管的关注。2021年1月5日,央行和外汇局联合发文,将境内企业境外放款的宏观审慎调节系数由0.3上调至0.5,向市场发出了鼓励资本流出、平衡国际收支的政策信号,有利于更好地引导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预期,避免重大投机冲击和市场价格过度波动,进而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2021年1月7日,央行召开工作会议部署2021年十项重点工作时提出,“深化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引导市场预期,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预计2021年货币当局将继续坚持让市场在人民币汇率形成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坚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注重预期引导,避免人民币的单边过度升值。

(作者单位:民生银行研究院)


2021年人民币升值空间有限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21-01-21

□王静文 孔雯

回顾2020年,基本面强劲叠加美元贬值,人民币汇率整体上行,且双向波动性明显增强,全年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累计升值6.92%,即期汇率累计升值6.52%,一举扭转了2019年的跌势。

2021年开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延续2020年底升势,但考虑到内外部形势正在发生边际变化,预计2021年人民币汇率将呈现先升后降、双向波动态势。

第一,中美经济增速差将逐渐收窄。

2020年,在疫情冲击之下,美国结束了史上最长扩张期,并在深度衰退后实现脆弱复苏。进入2021年,随着拜登上台,民主党一统两院后,新一轮大规模的财政刺激有望加码,这将为经济复苏营造良好环境。下半年美国有望实现大面积疫苗接种,社会重新开放,生产加快修复,经济有望明显反弹。世界银行最新预测,2020年美国实际GDP增速为-3.6%,2021年反弹至3.5%。

2020年我国率先从疫情中反弹,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但随着经济恢复至潜在经济增长水平,季度环比增速已经开始回落。展望2021年,在低基数效应和纾困政策延续的作用下,一季度经济增速或将超过16%,但此后会逐季回落,四季度下滑至6%左右,呈现“前高后低”特征。根据世界银行预测,2020年中国经济增速为2.0%,2021年为7.9%。

从中美经济增速差来看,2021年初增速差会明显扩大,但全年将会出现收窄。根据世界银行的预测值,将由2020年的5.6个百分点收窄至4.4个百分点。中美之间基本面差异的收敛,不支持人民币继续走强。

第二,中美利差将逐渐收敛。

美联储在2020年采取了史无前例的宽松政策,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由4万多亿美元快速膨胀至超7万亿美元。资金充裕叠加经济低迷,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8月初一度降至0.52%的历史最低水平,但此后逐渐回升。

相对而言,我国的货币政策则相对克制。从2020年5月开始,政策开始边际收紧。央行在公开市场回收流动性,引导市场利率逐渐回升至疫情前水平。因此,整个2020年下半年,中美10年期国债利差一直维持在200-240基点区间。稳定利差与中国金融开放相结合,吸引资金流入,推动人民币汇率升值。

展望2021年,美联储在新的货币政策框架下对通胀的容忍度已经明显提高,预计还将继续维持零利率政策和每月1200亿美元的量化宽松操作,3年期以内的短端利率预计将维持在偏低水平,但市场对于民主党控制政府和国会之后的经济刺激政策寄予厚望,经济复苏和物价上涨预期推动长端国债收益率走高。2021年初以来,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经升破1%,不排除年内回升到2%左右。

反观中国,2021年政策基调“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准有效,不急转弯,把握好政策时度效”,央行将会灵活把握货币政策的力度、节奏和重点,保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预计上调存准率和加息的可能性都不大,10年期国债收益率预计维持在3.0%-3.5%区间。这种情况下,中美之间的10年期国债利差将会呈收窄趋势。

第三,美元指数或将出现阶段性反弹。

2021年初以来,美元指数在见到89.4167的阶段低点之后已经开始反弹,全年美元指数下跌风险可能会弱于预期。

首先,由于民主党同时控制了政府和国会,新的经济刺激计划推出将会更加顺利,而拜登也更加注重疫情防控,因此美国经济复苏力度或将强于预期。

其次,由于疫苗的量产和应用仍需时日,而新兴经济体由于医疗基础设施和冷链运输等方面的差距,疫苗大规模使用的时间将会晚于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社会开放和经济复苏进程也相应滞后,这种情况下资金从美国向新兴流动的趋势可能会受到抑制,美元作为反周期资产的角色也会相应削弱。

第四,经常项目顺差将明显减少。

2020年,在防疫物资、远程办公出口以及出口替代效应的综合作用下,我国货物出口实现超预期增长,占国际市场份额刷新历史新高,但由于进口仍然疲弱,年度实现贸易顺差5350.3亿美元,为1950年有数据以来次高。

与此同时,由于各国疫情防控对人员流动和物流的限制,我国服务贸易逆差大幅收窄,2020年前11个月服务贸易逆差为1350亿美元,仅为上年同期的57%。在两者的共同作用下,经常项目顺差将创近5年来新高,显著支撑了人民币汇率走高。

展望2021年,在其他国家产能尚未完全正常化以及基数因素的作用下,上半年我国出口都将保持在较高水平,下半年随着疫情因素的逐渐消退,其他国家的生产能力逐渐恢复之后,中国出口增速才会逐渐回落。

疫情冲击逐渐消退之后,各国生产能力逐渐修复,叠加中国经济表现好于其他经济体,内需强劲,进口可能出现较大幅度增加,贸易顺差或将有所收窄。

第五,汇率政策将更注重预期引导。

2020年,我国通过一系列“双向开放”方式,缓解人民币过于集中的升值压力。如进一步扩大对外投资额度,包括新增QDI额度等;进一步促进内地与香港的跨境投资,包括股票通、债券通、跨境理财通等;鼓励国内保险公司扩大境外投资比例。

此外,央行还通过下调远期外汇风险准备金以及取消报价模型中的“逆周期因子”等方式,释放出对人民币预期管理的信号。

2021年初以来,人民币延续升值势头,已引起监管的关注。2021年1月5日,央行和外汇局联合发文,将境内企业境外放款的宏观审慎调节系数由0.3上调至0.5,向市场发出了鼓励资本流出、平衡国际收支的政策信号,有利于更好地引导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预期,避免重大投机冲击和市场价格过度波动,进而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2021年1月7日,央行召开工作会议部署2021年十项重点工作时提出,“深化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引导市场预期,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预计2021年货币当局将继续坚持让市场在人民币汇率形成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坚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注重预期引导,避免人民币的单边过度升值。

(作者单位:民生银行研究院)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