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农商行发展路径

发布时间:2021-03-12 10:38:28    作者: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张震

“十四五”期间,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将成为农商银行未来发展的战略基点。站在世纪的交汇点,面对重要战略机遇期,深化公司治理和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强化数字化、平台化产品与服务创新,将成为农商行稳健发展的根本遵循。这是由农商行当下所面临的新常态下经济形势所决定的。

受内外部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影响,国内产业结构面临新一轮的“洗牌”,农商银行信贷投放的主要群体——小微实体企业,在这轮残酷的竞争中被“淘汰”出局的几率大大增加。在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向乡镇布局、民营银行和互联网金融服务群体重叠的情况下,农商银行面临的县域同业竞争空前激烈。与此同时,量增质弱的现象仍然存在。对面临内外冲击、前后夹击的农商银行来说,要想在变局中寻“破局”,于危机中育“新生”,就必须要克服发展面临的经济新常态下的矛盾,打造政治性、战略性、现代性、普惠性、零售性和稳健性银行,借助金融科技力量,将农商银行真正蜕变成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服务实体经济为目标,兼顾效益与安全的现代商业银行。

新形势下农商银行发展面临的难题

(一)产业结构调整给农商行带来带来巨大影响。新冠肺炎疫情加剧了产业结构“洗牌”的速度。在移动互联网的冲击下,传统产业经营模式摇摇欲坠。快递行业和直播平台的爆发式发展,给农商行服务的主要群体——县域小微企和农村小个体,带来了近乎“灭顶之灾”。随着“一站式”“直连式”“量贩式”服务模式的延伸,活跃在城乡的种养殖散户、小商超等农村经营主体利润不断被分薄,造成了农商银行的主要信贷客户群体不断压缩。一、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主导地位的转变,迫使农商银行必须改变现有的客户结构,不断扩展新的群体,维持发展所需。

(二)各项政策的出台给农商行带来挑战和机遇。当前,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服务乡村振兴和切实让利于企等政策的出台,给农商行的发展带来了危和机。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使农商银行必须直面自身存在的公司治理和管理体制上的漏洞,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来破除弊端,为建立健全现代企业治理机制提供了良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农商银行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使农商行未来拓展的客户群体进一步明确;让利于企业,虽然使农商行的利润有所降低,但解决了企业的眼前融资难题,从长远来看,树立了口碑,也为农商行发展赢得了更多的客户。

(三)打赢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让农商行有了化解存量不良的风险。疫情使大批企业破产,同时使农商行的不良率和不良余额“双升”。日益严峻的不良反增形势,使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成为监管部门和各级政府的共识。在这波“降低存量、严控新增”的风险化解浪潮中,农商行有了借势的机会。借助政府和公检司法力量,最大限度清收公职人员、社会名流和地方政府招商引资企业所形成的存量不良贷款,为农商行提高拨备、提升资产质量带来了百年不遇的良机。

(四)趋紧趋严的监管形势给农商行稳健发展带来了机会。当前,银保监会和人民银行监管职责明晰,随着分业监管逐渐向混业监管过渡,全国“强监管”的形势日益深入。治理金融乱象,强化公司治理,金融监管机构对银行业挥出了“重拳”。在监管政策的要求下,农商行必须对系统内现有的规章制度进行建废和归并,从而推动了经营管理逐渐合规,为打造现代化金融业务奠定了基础。

(五)坚守定位、回归本源让农商行找准了发展的方向。疫情影响下,经济下行的压力使国内银行将更多的精力投注到县域金融市场上,而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又使更多的股份制银行、民营银行和村镇银行将拓展“三农”市场视为破解当前银行业发展困境的抓手。相比较国有商业银行而言,地方银行和村镇银行开始大肆“招兵买马”,乡镇网点的大量布设,给农商行带来的冲击更甚。竞争对手的增多、竞争市场的饱和,使农商行网点和人员的优势一点点被蚕食,亟待扭转不利局势,寻求新的发展之道。

(六)精准的市场细分为农商行经营管理明确了重点。县域金融竞争形势愈演愈烈,使“大金融”的市场格局受到严重冲击。业务不分类、服务不分层,与其相伴共生的粗放式经营方式,正成为农商行迈向现代金融企业的一大障碍。随着县域金融市场精准化细分策略的推行,对小微、“三农”和个体工商户等群体的精细化分层营销正成为农村金融行业发展的“风向标”。找准两者切入点,推行精细化管理方式,将成为化解矛盾的最优抓手。

打造现代农商银行 破解发展困境

面对复杂多变的竞争形势,严峻的发展难题,身处“十四五”规划的谋篇始点,农商银行必须找准自身的发展定位,立足“服务三农、服务小微、服务社区、服务县域实体”不动摇,坚持“做优服务、做小客户、做新产品、做强资产”的经营宗旨,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增强经营能力,压缩管理空间,构建风险体系,稳步向全行资产规模质量“双升”的目标迈进。

坚持党管金融,打造政治性银行。一是加强党建引领,通过“党建+”模式,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实现党建对农商银行改革的统领。二是加强思想教育,在全行范围内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的政绩”理念,强化“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意识。三是把“党管金融”写入公司章程,明确党委会是经营层会议、行务会、董事会、职代会和股东大会的前置程序,提高总行党委把方向、谋大局、促改革、保落实的能力和定力。四是梳理完善各项制度,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把企业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明确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地位。五是坚持和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全面履行“一岗双责”的工作职责,将党建工作与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深度融合,对党建和业务实行“双主业、一条线”管理,实现同频共振,同心同向。

坚持政策引领,打造战略性银行。一是聚焦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坚持“服务县域、回归本源”的经营思路,保持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及时发现、捕捉、关注政策动态和市场变化,针对性地做好主动服务,不断拓展支农支小的广度和深度。支持农村“合作、合伙、合营”等经济模式发展,促进小农户对接大市场,增加农民收入。支持农业产、供、销、管等全流程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满足上下游企业的信贷需求,并在信贷投放规模、期限、利率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倾斜。二是加强与地方党委政府和各级政府部门的沟通交流,摸清其发展思路,在此基础上,及时跟进基层政府发展战略,紧紧围绕地方政府乡村振兴规划、优势产业布局、特色小镇建设、重大民生项目,对接地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共商“一揽子”金融服务方案,抢抓机遇,加大信贷投放。三是聚焦普惠金融战略,紧紧围绕城乡居民及其家庭生产、生活、消费、娱乐、休闲等方方面面的信贷需求,大力发展以自然人为借款主体的个人信贷业务。加快推广“预授信”信贷模式,调整信贷供给方式,并借助线上渠道优势,增强客户体验感和便捷性,促进信贷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满足城乡居民日常融资需求。

坚持科技优先,打造现代性银行。一是持续推动大数据发展规划落地实施,加强数据库、客户信息系统等大数据基础建设,持续抓好数据治理、提高数据质量,为数字化转型奠定坚实基础。在此基础上,发挥“金农e贷”平台汇聚数据的优势,不断丰富数据维度和准度,为金农信e贷、信用卡等产品提供更加丰富、准确、及时的数据。二是稳妥推进大数据平台建设,推动大数据在产品设计、风险防控、精准营销等场景的应用,全面提升农商银行营销能力、运营效率。积极推动政务大数据在普惠金融领域的应用,审慎探索开展与优质数据服务商的合作,在精准营销、精细管理等方面发挥作用。

坚持全链条融合,打造普惠性银行。一要进一步下沉服务重心,加强服务片区精细化、网格化管理,提高自助机具在偏远村镇的布放率,扩大汽车银行、拎包银行等流动服务的覆盖面。加大电子银行业务推广力度,持续丰富完善“物理网点+电子机具+移动金融+流动服务”的全新普惠金融服务体系。二要落实扶贫小额信贷政策,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增强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三要持续扩大助学贷、安居贷、创业就业贷、道德贷、等各类公益性贷款投放,抓好社保卡功能拓展、惠民资金代收代付等工作,把民生金融服务做好做优。

坚持重心下沉,打造零售性银行。确立“大零售”发展战略,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导向,从更宽视野、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整合发展资源,逐步壮大零售金融规模和优化调整结构,打造全方位、立体式、多方共赢互利的金融生态圈。一是进一步丰富储蓄产品和零售信贷产品,努力实现不同客户群体全覆盖。二是整合零售业务销售流程、服务流程、运营流程,提升综合营销能力,拓展银行零售业务在公共支付结算、生活缴费(水、电、气、网)、社会保障领域的应用。三是加大特色化银行卡、旅游联名卡开发营销力度,积极挖掘客户资源。四是立足服务中小客户,继续实施小微金融优先发展战略,加大资源倾斜,以减少资本消耗、提高议价能力、突出价值创造为目标,由做小微企业贷款向做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转变。五是深挖消费金融领域,发展互联网金融,积极开展与学校、医院、通信、石油石化等深度合作,实现“一卡通”落地生根。

坚持风控为要,打造稳健性银行。树立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逐步完善覆盖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合规风险、信息科技风险等在内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一是持续推进与业务规模及复杂程度相适应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健全风险管理运行机制,建立科学的激励、问责机制和有效的风险监督评价机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实现风险、收益与发展的合理匹配和有机统一,促进全行风险管理水平的提升。二是建立一支专业的风险管理队伍,严格遵循有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确保审慎合规经营,形成有本企业特色的风险管理文化。三是着力抓好重点领域风险防控,创新风险管理技术和方法,提升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声誉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控、补偿能力。四是做好信息科技风险的跟踪监测,重点防控电子银行、网络攻击等领域风险。五是加强员工行为管理,严守风险底线,强化案件防控机制建设,防范道德风险。

(作者系利辛农商银行行长)


农商行发展路径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21-03-12

□张震

“十四五”期间,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将成为农商银行未来发展的战略基点。站在世纪的交汇点,面对重要战略机遇期,深化公司治理和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强化数字化、平台化产品与服务创新,将成为农商行稳健发展的根本遵循。这是由农商行当下所面临的新常态下经济形势所决定的。

受内外部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影响,国内产业结构面临新一轮的“洗牌”,农商银行信贷投放的主要群体——小微实体企业,在这轮残酷的竞争中被“淘汰”出局的几率大大增加。在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向乡镇布局、民营银行和互联网金融服务群体重叠的情况下,农商银行面临的县域同业竞争空前激烈。与此同时,量增质弱的现象仍然存在。对面临内外冲击、前后夹击的农商银行来说,要想在变局中寻“破局”,于危机中育“新生”,就必须要克服发展面临的经济新常态下的矛盾,打造政治性、战略性、现代性、普惠性、零售性和稳健性银行,借助金融科技力量,将农商银行真正蜕变成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服务实体经济为目标,兼顾效益与安全的现代商业银行。

新形势下农商银行发展面临的难题

(一)产业结构调整给农商行带来带来巨大影响。新冠肺炎疫情加剧了产业结构“洗牌”的速度。在移动互联网的冲击下,传统产业经营模式摇摇欲坠。快递行业和直播平台的爆发式发展,给农商行服务的主要群体——县域小微企和农村小个体,带来了近乎“灭顶之灾”。随着“一站式”“直连式”“量贩式”服务模式的延伸,活跃在城乡的种养殖散户、小商超等农村经营主体利润不断被分薄,造成了农商银行的主要信贷客户群体不断压缩。一、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主导地位的转变,迫使农商银行必须改变现有的客户结构,不断扩展新的群体,维持发展所需。

(二)各项政策的出台给农商行带来挑战和机遇。当前,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服务乡村振兴和切实让利于企等政策的出台,给农商行的发展带来了危和机。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使农商银行必须直面自身存在的公司治理和管理体制上的漏洞,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来破除弊端,为建立健全现代企业治理机制提供了良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农商银行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使农商行未来拓展的客户群体进一步明确;让利于企业,虽然使农商行的利润有所降低,但解决了企业的眼前融资难题,从长远来看,树立了口碑,也为农商行发展赢得了更多的客户。

(三)打赢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让农商行有了化解存量不良的风险。疫情使大批企业破产,同时使农商行的不良率和不良余额“双升”。日益严峻的不良反增形势,使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成为监管部门和各级政府的共识。在这波“降低存量、严控新增”的风险化解浪潮中,农商行有了借势的机会。借助政府和公检司法力量,最大限度清收公职人员、社会名流和地方政府招商引资企业所形成的存量不良贷款,为农商行提高拨备、提升资产质量带来了百年不遇的良机。

(四)趋紧趋严的监管形势给农商行稳健发展带来了机会。当前,银保监会和人民银行监管职责明晰,随着分业监管逐渐向混业监管过渡,全国“强监管”的形势日益深入。治理金融乱象,强化公司治理,金融监管机构对银行业挥出了“重拳”。在监管政策的要求下,农商行必须对系统内现有的规章制度进行建废和归并,从而推动了经营管理逐渐合规,为打造现代化金融业务奠定了基础。

(五)坚守定位、回归本源让农商行找准了发展的方向。疫情影响下,经济下行的压力使国内银行将更多的精力投注到县域金融市场上,而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又使更多的股份制银行、民营银行和村镇银行将拓展“三农”市场视为破解当前银行业发展困境的抓手。相比较国有商业银行而言,地方银行和村镇银行开始大肆“招兵买马”,乡镇网点的大量布设,给农商行带来的冲击更甚。竞争对手的增多、竞争市场的饱和,使农商行网点和人员的优势一点点被蚕食,亟待扭转不利局势,寻求新的发展之道。

(六)精准的市场细分为农商行经营管理明确了重点。县域金融竞争形势愈演愈烈,使“大金融”的市场格局受到严重冲击。业务不分类、服务不分层,与其相伴共生的粗放式经营方式,正成为农商行迈向现代金融企业的一大障碍。随着县域金融市场精准化细分策略的推行,对小微、“三农”和个体工商户等群体的精细化分层营销正成为农村金融行业发展的“风向标”。找准两者切入点,推行精细化管理方式,将成为化解矛盾的最优抓手。

打造现代农商银行 破解发展困境

面对复杂多变的竞争形势,严峻的发展难题,身处“十四五”规划的谋篇始点,农商银行必须找准自身的发展定位,立足“服务三农、服务小微、服务社区、服务县域实体”不动摇,坚持“做优服务、做小客户、做新产品、做强资产”的经营宗旨,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增强经营能力,压缩管理空间,构建风险体系,稳步向全行资产规模质量“双升”的目标迈进。

坚持党管金融,打造政治性银行。一是加强党建引领,通过“党建+”模式,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实现党建对农商银行改革的统领。二是加强思想教育,在全行范围内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的政绩”理念,强化“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意识。三是把“党管金融”写入公司章程,明确党委会是经营层会议、行务会、董事会、职代会和股东大会的前置程序,提高总行党委把方向、谋大局、促改革、保落实的能力和定力。四是梳理完善各项制度,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把企业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明确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地位。五是坚持和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全面履行“一岗双责”的工作职责,将党建工作与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深度融合,对党建和业务实行“双主业、一条线”管理,实现同频共振,同心同向。

坚持政策引领,打造战略性银行。一是聚焦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坚持“服务县域、回归本源”的经营思路,保持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及时发现、捕捉、关注政策动态和市场变化,针对性地做好主动服务,不断拓展支农支小的广度和深度。支持农村“合作、合伙、合营”等经济模式发展,促进小农户对接大市场,增加农民收入。支持农业产、供、销、管等全流程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满足上下游企业的信贷需求,并在信贷投放规模、期限、利率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倾斜。二是加强与地方党委政府和各级政府部门的沟通交流,摸清其发展思路,在此基础上,及时跟进基层政府发展战略,紧紧围绕地方政府乡村振兴规划、优势产业布局、特色小镇建设、重大民生项目,对接地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共商“一揽子”金融服务方案,抢抓机遇,加大信贷投放。三是聚焦普惠金融战略,紧紧围绕城乡居民及其家庭生产、生活、消费、娱乐、休闲等方方面面的信贷需求,大力发展以自然人为借款主体的个人信贷业务。加快推广“预授信”信贷模式,调整信贷供给方式,并借助线上渠道优势,增强客户体验感和便捷性,促进信贷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满足城乡居民日常融资需求。

坚持科技优先,打造现代性银行。一是持续推动大数据发展规划落地实施,加强数据库、客户信息系统等大数据基础建设,持续抓好数据治理、提高数据质量,为数字化转型奠定坚实基础。在此基础上,发挥“金农e贷”平台汇聚数据的优势,不断丰富数据维度和准度,为金农信e贷、信用卡等产品提供更加丰富、准确、及时的数据。二是稳妥推进大数据平台建设,推动大数据在产品设计、风险防控、精准营销等场景的应用,全面提升农商银行营销能力、运营效率。积极推动政务大数据在普惠金融领域的应用,审慎探索开展与优质数据服务商的合作,在精准营销、精细管理等方面发挥作用。

坚持全链条融合,打造普惠性银行。一要进一步下沉服务重心,加强服务片区精细化、网格化管理,提高自助机具在偏远村镇的布放率,扩大汽车银行、拎包银行等流动服务的覆盖面。加大电子银行业务推广力度,持续丰富完善“物理网点+电子机具+移动金融+流动服务”的全新普惠金融服务体系。二要落实扶贫小额信贷政策,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增强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三要持续扩大助学贷、安居贷、创业就业贷、道德贷、等各类公益性贷款投放,抓好社保卡功能拓展、惠民资金代收代付等工作,把民生金融服务做好做优。

坚持重心下沉,打造零售性银行。确立“大零售”发展战略,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导向,从更宽视野、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整合发展资源,逐步壮大零售金融规模和优化调整结构,打造全方位、立体式、多方共赢互利的金融生态圈。一是进一步丰富储蓄产品和零售信贷产品,努力实现不同客户群体全覆盖。二是整合零售业务销售流程、服务流程、运营流程,提升综合营销能力,拓展银行零售业务在公共支付结算、生活缴费(水、电、气、网)、社会保障领域的应用。三是加大特色化银行卡、旅游联名卡开发营销力度,积极挖掘客户资源。四是立足服务中小客户,继续实施小微金融优先发展战略,加大资源倾斜,以减少资本消耗、提高议价能力、突出价值创造为目标,由做小微企业贷款向做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转变。五是深挖消费金融领域,发展互联网金融,积极开展与学校、医院、通信、石油石化等深度合作,实现“一卡通”落地生根。

坚持风控为要,打造稳健性银行。树立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逐步完善覆盖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合规风险、信息科技风险等在内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一是持续推进与业务规模及复杂程度相适应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健全风险管理运行机制,建立科学的激励、问责机制和有效的风险监督评价机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实现风险、收益与发展的合理匹配和有机统一,促进全行风险管理水平的提升。二是建立一支专业的风险管理队伍,严格遵循有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确保审慎合规经营,形成有本企业特色的风险管理文化。三是着力抓好重点领域风险防控,创新风险管理技术和方法,提升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声誉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控、补偿能力。四是做好信息科技风险的跟踪监测,重点防控电子银行、网络攻击等领域风险。五是加强员工行为管理,严守风险底线,强化案件防控机制建设,防范道德风险。

(作者系利辛农商银行行长)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