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记者观察:别让“电动车进电梯”威胁公众安全

发布时间:2021-05-17 17:41:50    作者: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杜向杰

近日,“电动车进电梯爆炸起火烧伤多人”登上热搜。在成都丛树家园小区一电梯内,电动车突然起火爆燃,事故造成5人不同程度受伤,其中5个多月大的婴儿及其外婆伤情严重,已被转至华西医院接受治疗。

据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每年约发生2000起电动车火灾。其中80%的火灾都是充电时引发;而致人伤亡的案例中,90%发生在门厅过道以及楼梯间等场所;超过一半的电动车火灾发生在夜间充电的过程中。

电动车起火的新闻屡见不鲜,电动车起火引发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像电梯这种封闭的空间,不及时营救的话,100秒就会夺命。电动车,尤其是那些电器线路规范敷设、充电过载保护、材质防火阻燃等设计不合格的电动车“进楼入户”,无异于埋下不定时炸弹。人命关天,安全至上,公众的安全容不得电动车“进楼入户”行为的一再威胁。毕竟,在安全问题上,概率没有大和小,只有有和无,也只有确保万无一失,才能避免一失万无。

早在2018年,国务院安委会就表示,要下功夫解决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人车同屋”等问题。但就眼下看,很多小区的物管物业对电动车“进楼入户”问题重视不够的现象仍很普遍。笔者也经常遇到业主或租客推电动车“上楼”的情况,这显然遗患无穷。

电动车潜在的高风险必须进一步引起人们重视,拒绝电动车进楼入户应当渐成常识。各地小区物业也要加强管理,规范非机动车的充电停放行为。

近些年,很多小区都安装了电动车充电站,把电动车集中管理,电动车火灾风险告示也随处可见。但电动车“进楼入户”现象仍然普遍,其中的原因一是对于长年依靠电动自行车代步的人来说,有着车没地方停、停外面怕被偷、充电不方便,电费比较高等等原因,二是宣传教育的作用有限,张贴告示固然可提高人们的认知,但软约束力并不能完全规制逾矩者。

对于这种情况,需要各小区的物业物管更好地规划停车位,配备灭火设备、摄像头等,让电动车充电更有秩序,更安全。对于违规停放、充电的电动车车主,要加大处罚力度。同时动员民众积极参与整治行动,彻底杜绝“电动车进电梯”。

在此之外,也应鼓励并支持更多有条件的小区采取高科技手段监控违规行为,利用“技防+人防”相结合的方式根治电动车乱停放充电乱象。比如目前部分省市在一些人员密集的小区电梯内,安装了智慧消防检测系统。通过在电梯厢内安装检测智能摄像机,采用智能平台和AI算法,精准检测电动车进入电梯后,发出报警并联动内置语音提醒,并且可将输出的开关信息关联至梯空系统,使得电梯门无法闭合,将电动车彻底挡在电梯外。

利用技术手段,物业也可以改变以前光靠人力来阻止、劝说电动车上楼的管理方式,最大程度地拒绝电动自行车进入电梯的行为。这种以科技手段进一步排除电动自行车火灾隐患的方法,值得在更多小区推广。


记者观察:别让“电动车进电梯”威胁公众安全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21-05-17

□杜向杰

近日,“电动车进电梯爆炸起火烧伤多人”登上热搜。在成都丛树家园小区一电梯内,电动车突然起火爆燃,事故造成5人不同程度受伤,其中5个多月大的婴儿及其外婆伤情严重,已被转至华西医院接受治疗。

据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每年约发生2000起电动车火灾。其中80%的火灾都是充电时引发;而致人伤亡的案例中,90%发生在门厅过道以及楼梯间等场所;超过一半的电动车火灾发生在夜间充电的过程中。

电动车起火的新闻屡见不鲜,电动车起火引发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像电梯这种封闭的空间,不及时营救的话,100秒就会夺命。电动车,尤其是那些电器线路规范敷设、充电过载保护、材质防火阻燃等设计不合格的电动车“进楼入户”,无异于埋下不定时炸弹。人命关天,安全至上,公众的安全容不得电动车“进楼入户”行为的一再威胁。毕竟,在安全问题上,概率没有大和小,只有有和无,也只有确保万无一失,才能避免一失万无。

早在2018年,国务院安委会就表示,要下功夫解决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人车同屋”等问题。但就眼下看,很多小区的物管物业对电动车“进楼入户”问题重视不够的现象仍很普遍。笔者也经常遇到业主或租客推电动车“上楼”的情况,这显然遗患无穷。

电动车潜在的高风险必须进一步引起人们重视,拒绝电动车进楼入户应当渐成常识。各地小区物业也要加强管理,规范非机动车的充电停放行为。

近些年,很多小区都安装了电动车充电站,把电动车集中管理,电动车火灾风险告示也随处可见。但电动车“进楼入户”现象仍然普遍,其中的原因一是对于长年依靠电动自行车代步的人来说,有着车没地方停、停外面怕被偷、充电不方便,电费比较高等等原因,二是宣传教育的作用有限,张贴告示固然可提高人们的认知,但软约束力并不能完全规制逾矩者。

对于这种情况,需要各小区的物业物管更好地规划停车位,配备灭火设备、摄像头等,让电动车充电更有秩序,更安全。对于违规停放、充电的电动车车主,要加大处罚力度。同时动员民众积极参与整治行动,彻底杜绝“电动车进电梯”。

在此之外,也应鼓励并支持更多有条件的小区采取高科技手段监控违规行为,利用“技防+人防”相结合的方式根治电动车乱停放充电乱象。比如目前部分省市在一些人员密集的小区电梯内,安装了智慧消防检测系统。通过在电梯厢内安装检测智能摄像机,采用智能平台和AI算法,精准检测电动车进入电梯后,发出报警并联动内置语音提醒,并且可将输出的开关信息关联至梯空系统,使得电梯门无法闭合,将电动车彻底挡在电梯外。

利用技术手段,物业也可以改变以前光靠人力来阻止、劝说电动车上楼的管理方式,最大程度地拒绝电动自行车进入电梯的行为。这种以科技手段进一步排除电动自行车火灾隐患的方法,值得在更多小区推广。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