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综合治理非法金融“牛皮癣”

发布时间:2021-07-12 09:39:12    作者: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李凤文

7月8日,银保监会打非局副局长胡美军在第274场银行业保险业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非法集资作为金融领域中典型的“无照驾驶”行为,多年来纠而复生、屡禁不止,已经成为非法金融“牛皮癣”,不但危害国家经济金融秩序,而且损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影响社会大局稳定。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非法集资的打击力度,特别是作为处置非法集资部际联席会议牵头单位的银保监会,协同有关部门及时出台举措,对非法集资做到坚决整治、主动出击、积极防范,取得明显阶段性成效。

上述会议指出,今年前5个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查处涉案金额亿元以上的大案要案80余起,涉案金额超过900亿元。处置非法集资部际联席会议从2018年开始组织各地开展存量案件攻坚,三年来已经办结存案1.1万起,涉及金额3800余亿元。特别是今年以来,银保监会加快存案处置的进程,通过挂牌督办、现场推动、清单制管理等多种方式,进一步督促相关重点省份对重点案件、骨头案再攻坚、再部署,争取早日实现案结事了。并且千方百计帮助老百姓追赃挽损,坚持对违法所得应追尽追、应退尽退的原则,推动各地运用刑事、民事、行政等多种手段,最大限度地挽回群众的损失。

不过,也必须清醒认识到,随着互联网和新经济、新业态的不断发展,非法集资就像新冠变异毒株一样,出现了一些新苗头、新特点。如,互联网成为主阵地,非法集资活动从原来的现场推广、线下支付,逐渐向网上网下联动、进家入户营销、移动支付演变。由实体向虚拟、单一向复杂的方向演化,非法集资逐渐脱离了实业,泛金融化特征比较明显,有的包装成形形色色的理财产品,有的借助消费返利、虚拟货币、金融互助等新型模式,等等。由于其隐蔽性极强,无形中加大了广大群众识别的难度,也加大了发现和处置的难度。

由于非法集资涉及人员多、范围广、行业多,在防范和处置方面涉及部门多,因此,对非法集资这个非法金融的“牛皮癣”必须进行综合治理。

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广大群众理性投资意识。建立中央和地方上下联动的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教育工作机制,推动全国范围内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教育工作,做到提前预防。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行业主管部门、监管部门应当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加大非法集资宣传力度,让广大群众牢固树立理性投资意识,远离非法集资。今年6月7日,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关于警惕“投资养老”“以房养老”金融诈骗的风险提示》,指出在养老领域存在的非法集资方式和手段,提示消费者做到谨记投资是有风险的,不宜有赌博心理而冒险入局,谨记选择正规机构,注意提防集资诈骗套路,注意保护个人信息。这对于广大群众防范非法集资诈骗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此前,银保监会领导也一再强调,在现阶段的经济条件下,任何产品如果承诺收益超过6%就要打问号、超过8%就很危险、10%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并且还强调宣扬保本高收益就是金融诈骗。对此,广大投资者需要保持高度警惕,增强理性投资意识,主动远离非法集资、自觉抵制非法集资,保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其次,建立非法集资监测预警机制,做到打早打小。今年5月1日起施行的《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专章对防范非法集资提出明确要求,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非法集资监测预警机制,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发挥网格化管理和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运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对非法集资的监测预警。行业主管部门、监管部门应当强化日常监督管理,负责本行业、领域非法集资的风险排查和监测预警。因此,各相关部门要形成合力,构建起各个领域非法集资监测预警机制,对非法集资做到早预警、早发现、早打击、早处置,形成露头就打的良好局面,把非法集资消灭在萌芽阶段,防止小风险演化成大问题。

再次,加大清退力度,切实保护好群众的合法权益。为尽可能清退集资资金,最大限度挽回集资参与人损失,《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明确了清退集资资金来源,包括非法集资资金余额,非法集资资金的收益或者转换的其他资产及其收益等六个方面,充分体现稳妥处置的原则,从而做到最大程度地减少集资参与人损失,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从目前部分地方在追缴逃废债、明星代言费、实施联合失信惩戒、加快易贬损财物处置等方面来看,形成了切实管用的办法,一些非法集资案件为群众挽回损失的比例也在稳步上升。

更重要的是,有关部门要督促地方政府尽快完善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相关制度机制,切实落实各方责任,早日构建起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以切实保护好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维护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

(作者单位:承德银保监分局)


综合治理非法金融“牛皮癣”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21-07-12

□李凤文

7月8日,银保监会打非局副局长胡美军在第274场银行业保险业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非法集资作为金融领域中典型的“无照驾驶”行为,多年来纠而复生、屡禁不止,已经成为非法金融“牛皮癣”,不但危害国家经济金融秩序,而且损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影响社会大局稳定。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非法集资的打击力度,特别是作为处置非法集资部际联席会议牵头单位的银保监会,协同有关部门及时出台举措,对非法集资做到坚决整治、主动出击、积极防范,取得明显阶段性成效。

上述会议指出,今年前5个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查处涉案金额亿元以上的大案要案80余起,涉案金额超过900亿元。处置非法集资部际联席会议从2018年开始组织各地开展存量案件攻坚,三年来已经办结存案1.1万起,涉及金额3800余亿元。特别是今年以来,银保监会加快存案处置的进程,通过挂牌督办、现场推动、清单制管理等多种方式,进一步督促相关重点省份对重点案件、骨头案再攻坚、再部署,争取早日实现案结事了。并且千方百计帮助老百姓追赃挽损,坚持对违法所得应追尽追、应退尽退的原则,推动各地运用刑事、民事、行政等多种手段,最大限度地挽回群众的损失。

不过,也必须清醒认识到,随着互联网和新经济、新业态的不断发展,非法集资就像新冠变异毒株一样,出现了一些新苗头、新特点。如,互联网成为主阵地,非法集资活动从原来的现场推广、线下支付,逐渐向网上网下联动、进家入户营销、移动支付演变。由实体向虚拟、单一向复杂的方向演化,非法集资逐渐脱离了实业,泛金融化特征比较明显,有的包装成形形色色的理财产品,有的借助消费返利、虚拟货币、金融互助等新型模式,等等。由于其隐蔽性极强,无形中加大了广大群众识别的难度,也加大了发现和处置的难度。

由于非法集资涉及人员多、范围广、行业多,在防范和处置方面涉及部门多,因此,对非法集资这个非法金融的“牛皮癣”必须进行综合治理。

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广大群众理性投资意识。建立中央和地方上下联动的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教育工作机制,推动全国范围内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教育工作,做到提前预防。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行业主管部门、监管部门应当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加大非法集资宣传力度,让广大群众牢固树立理性投资意识,远离非法集资。今年6月7日,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关于警惕“投资养老”“以房养老”金融诈骗的风险提示》,指出在养老领域存在的非法集资方式和手段,提示消费者做到谨记投资是有风险的,不宜有赌博心理而冒险入局,谨记选择正规机构,注意提防集资诈骗套路,注意保护个人信息。这对于广大群众防范非法集资诈骗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此前,银保监会领导也一再强调,在现阶段的经济条件下,任何产品如果承诺收益超过6%就要打问号、超过8%就很危险、10%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并且还强调宣扬保本高收益就是金融诈骗。对此,广大投资者需要保持高度警惕,增强理性投资意识,主动远离非法集资、自觉抵制非法集资,保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其次,建立非法集资监测预警机制,做到打早打小。今年5月1日起施行的《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专章对防范非法集资提出明确要求,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非法集资监测预警机制,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发挥网格化管理和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运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对非法集资的监测预警。行业主管部门、监管部门应当强化日常监督管理,负责本行业、领域非法集资的风险排查和监测预警。因此,各相关部门要形成合力,构建起各个领域非法集资监测预警机制,对非法集资做到早预警、早发现、早打击、早处置,形成露头就打的良好局面,把非法集资消灭在萌芽阶段,防止小风险演化成大问题。

再次,加大清退力度,切实保护好群众的合法权益。为尽可能清退集资资金,最大限度挽回集资参与人损失,《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明确了清退集资资金来源,包括非法集资资金余额,非法集资资金的收益或者转换的其他资产及其收益等六个方面,充分体现稳妥处置的原则,从而做到最大程度地减少集资参与人损失,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从目前部分地方在追缴逃废债、明星代言费、实施联合失信惩戒、加快易贬损财物处置等方面来看,形成了切实管用的办法,一些非法集资案件为群众挽回损失的比例也在稳步上升。

更重要的是,有关部门要督促地方政府尽快完善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相关制度机制,切实落实各方责任,早日构建起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以切实保护好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维护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

(作者单位:承德银保监分局)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