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敢于放手 才有创新

发布时间:2021-07-26 09:19:56    作者: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记者 赵辉

面对数字化转型的加速,行业外部环境的剧烈变化,对于金融企业而言,创新正从锦上添花变成必需项。管理者们需要激发员工的活力,让他们进行岗位创新、科技创新,积极参与到企业流程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中去。唯有创新,才能够实现金融企业自身发展模式的迭代升级,从而跟随,乃至领先外部环境的变化。

为此一些金融企业制定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已经成为推动企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乃至动力变革的发展动力。不创新,无从谈转型与发展。

为了鼓励员工创新,一些金融企业在内部打造开放的文化,建立创新学院,推行创新制度,孵化创新主体等等。

许多金融企业尽管推行了一些政策,员工的创新活力却不尽如人意。员工做事方式依然没有改变,依然仅仅是执行上级任务,缺少主动性和创新性。

我们发现这些企业的管理方式出现了问题。管理者喜欢事无巨细地管控、内部流行冗长、繁琐的汇报和审批流程,缺少授权,更缺少对员工试错的鼓励。等待创新者的不是鼓励与广阔的发展空间,而是更繁琐的管控流程,创新者大量的精力用于汇报和上下级沟通,却缺少自己的作为空间,更缺少有效的组织平台支持。

事实上,这压制了员工的活力,导致一些员工由于怕犯错,怕麻烦,不敢创新。

这背后则是金融企业特有的严谨文化的影子,很多金融企业管理者都是专业人员出身,非常细致,喜欢事无巨细的管控,这样才能够带给他们足够的安全感。

的确,流程和管控是需要的,因为企业一定会面临风险,而要控制风险,就需要上述东西,尤其对于金融企业,更是如此。但金融企业们还要看到,金融企业也是企业,管理者们还要看到,不适应外部环境,为市场淘汰的风险。而要避免这些,唯有创新,唯有员工拥有创新的活力。所谓企业生命不息,创新不止。

管理者需要敢于放手,让员工自己担责,让他们有足够的权力和自信来进行创新,进行探索,哪怕失败。他们更多时候可作为个监督者,动态监控,其实目前随着员工行为的日益在线化与数字化,管理者已经具有足够、有效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监控和干预手段。

毕竟面对不确定的未来,不敢于失败,不敢犯错就是最大的错误。如招行奉行轻文化,以“清风公约”反对大企业病;包容“异见”,鼓励有想法的员工在“蛋壳”平台提创意、晒项目;欣赏创意,鼓励跨界合作。正如招行行长田惠宇所说的,“在数字化时代的浩瀚星空中,我们看到了自己的无知和渺小。这意味着我们在试错过程中不一定是百折不回。”

管理者们要看到,环境已经变化,今天的员工不再是一个零部件,而是有活力的个体,他们的才能和创新是活力的函数,决定企业的生命力。管控只是手段,激发活力、推动创新才是大道。唯有这些才是金融企业追赶外部环境变化的能量来源。所以要激发他们的创新活力,唯有敢于放手,这样,企业才有未来!


敢于放手 才有创新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21-07-26

□记者 赵辉

面对数字化转型的加速,行业外部环境的剧烈变化,对于金融企业而言,创新正从锦上添花变成必需项。管理者们需要激发员工的活力,让他们进行岗位创新、科技创新,积极参与到企业流程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中去。唯有创新,才能够实现金融企业自身发展模式的迭代升级,从而跟随,乃至领先外部环境的变化。

为此一些金融企业制定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已经成为推动企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乃至动力变革的发展动力。不创新,无从谈转型与发展。

为了鼓励员工创新,一些金融企业在内部打造开放的文化,建立创新学院,推行创新制度,孵化创新主体等等。

许多金融企业尽管推行了一些政策,员工的创新活力却不尽如人意。员工做事方式依然没有改变,依然仅仅是执行上级任务,缺少主动性和创新性。

我们发现这些企业的管理方式出现了问题。管理者喜欢事无巨细地管控、内部流行冗长、繁琐的汇报和审批流程,缺少授权,更缺少对员工试错的鼓励。等待创新者的不是鼓励与广阔的发展空间,而是更繁琐的管控流程,创新者大量的精力用于汇报和上下级沟通,却缺少自己的作为空间,更缺少有效的组织平台支持。

事实上,这压制了员工的活力,导致一些员工由于怕犯错,怕麻烦,不敢创新。

这背后则是金融企业特有的严谨文化的影子,很多金融企业管理者都是专业人员出身,非常细致,喜欢事无巨细的管控,这样才能够带给他们足够的安全感。

的确,流程和管控是需要的,因为企业一定会面临风险,而要控制风险,就需要上述东西,尤其对于金融企业,更是如此。但金融企业们还要看到,金融企业也是企业,管理者们还要看到,不适应外部环境,为市场淘汰的风险。而要避免这些,唯有创新,唯有员工拥有创新的活力。所谓企业生命不息,创新不止。

管理者需要敢于放手,让员工自己担责,让他们有足够的权力和自信来进行创新,进行探索,哪怕失败。他们更多时候可作为个监督者,动态监控,其实目前随着员工行为的日益在线化与数字化,管理者已经具有足够、有效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监控和干预手段。

毕竟面对不确定的未来,不敢于失败,不敢犯错就是最大的错误。如招行奉行轻文化,以“清风公约”反对大企业病;包容“异见”,鼓励有想法的员工在“蛋壳”平台提创意、晒项目;欣赏创意,鼓励跨界合作。正如招行行长田惠宇所说的,“在数字化时代的浩瀚星空中,我们看到了自己的无知和渺小。这意味着我们在试错过程中不一定是百折不回。”

管理者们要看到,环境已经变化,今天的员工不再是一个零部件,而是有活力的个体,他们的才能和创新是活力的函数,决定企业的生命力。管控只是手段,激发活力、推动创新才是大道。唯有这些才是金融企业追赶外部环境变化的能量来源。所以要激发他们的创新活力,唯有敢于放手,这样,企业才有未来!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