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养老金融大竞争,寿险公司凭什么立足

发布时间:2021-09-22 10:35:28    作者: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本报记者 赵辉

“在泛养老金融年代,在金融各业都想分一杯羹的第三支柱市场里,保险业的竞争力在哪里?”在由《中国银行保险报》主办的2021中国寿险业转型发展峰会上,大家保险集团总经理临时负责人罗胜提出这样的问题。

养老金融大竞争时代来临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养老问题已成近些年来的持续关注焦点,人口老龄化以及养老缺口给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巨大挑战。我国已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

当前,国家对于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发展给予高度重视,也对养老金融相关的机构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和鼓励,这正是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最好的发展机遇。

虽然政策利好,市场空间广阔,但是在发展第三支柱中,险企正面临其他领域金融对手的强有力竞争,包括银行、基金、信托等。在美国,资产管理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抢走了很大一部分养老金融市场份额。

康养成为寿险公司立足养老金融新基点

在投资收益率方面,寿险公司一般情况下不如基金公司;从对客户端,账户端的掌握、投资风险控制能力、长期资产配置资源而言,寿险公司也往往不如银行。那么寿险公司如何在养老金融市上分一杯羹,建立自己的立足之地?德勤摩立特金融保险行业战略咨询合伙人段蕾认为,虽然保险公司面临银行、基金公司、信托公司的竞争,但是保险行业的优势同样非常突出。在整个产品的创设、销售的能力、投资运营的能力、长寿风险的管理能力、医疗健康养老产业的服务能力上,比其他金融机构有非常明显而且独特的先发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康养服务已经成为保险客户在养老金融方面的一大核心需求。在长寿时代,仅仅一张保单已经无法解决客户的养老问题,客户需要从康到养的完整养老解决方案。尤其在当前康养产业链分散的情况下,客户更需要寿险公司利用支付方优势,实现对上下游康养资源的整合,为客户提供一体化、全生命周期的养老服务。

友邦人寿CEO张晓宇此前接受本报采访时曾指出,保险公司作为客户养老解决方案的支付方、产业链条上下游的黏合剂,具有强大的连接力和控制力,最适合成为养老服务生态的主导者。

在养老金融领域,康养服务已经成为寿险公司赖以立足的一大核心支撑。段蕾认为,如同过去5年的健康险,养老险也会由单一的财务补偿向“财务补偿+服务补偿”转型。保险公司会逐步构建 “银发+”金融场景,助力养老一站式服务,从而满足客户“享老”需求,持续深化“保险+医养”联动。

罗胜则从原生需求的角度指出这个方面的必然性。他认为,金融和保险都是次生需求,没有人一上来就需要这些,前者必须附着在诸如衣食住行等原生需求的基础上。在供给充分的情况下,去哪里找到客户并唤醒需求就成为竞争的主战场。换句话说,在生态经济和数字经济驱动下,金融业发展的逻辑变了,它更靠近实体经济、更靠近原生需求。他进一步指出“保险业与其他行业在养老金融市场的竞争中,我们从哪里寻找突破?如果不能提供有竞争力的回报,我们拿什么奉献给保险客户?答案是保险也许需要多走一步,走向最原生需求,就是健康医疗和养老服务。”

事实上,这种能力往往是银行等其他养老金融参与者所缺少,但又十分看重的能力。工银安盛人寿总裁吴茜此前曾经撰文提到,银行虽然擅长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但过去很少关注“钱要怎么花”的问题。在新的时代,“钱要怎么花”,也就是健康养老消费产业链的建设,已经和“钱从哪里来”变得同样重要。深耕医养相关产业链的保险公司,也因此具有了更多和银行深度合作、差异化合作,甚至是反过来为银行赋能的空间。

发力养老和大健康已经成为养老金融大竞争时代寿险公司转型的必然要求。在泰康保险集团总裁兼首席运营官刘挺军看来,面对转型压力,寿险行业要把医养当做寿险业转型的重要抓手,积极带动筹资端的发展,推动医养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面向长寿时代的医养服务体系。

泰康保险用十多年的时间布局康养,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养老社区,投资医院等大健康企业,并通过对外合作,打造了自己的康养生态。当前,一些大型寿险公司也在走这条路。而中小寿险公司更多的是通过连接与合作的方式,来进军康养。

这也是数字化带来的新机遇。如平安人寿董事长丁当所说,今天的数字化科技,让我们有能力以某一项保险服务为纽带,延伸到多元化的生态服务。

当然,康养只是寿险公司风险保障优势的延伸,从根本上说,寿险公司的核心竞争优势还是保障优势,这是其他机构所无法代替的。


养老金融大竞争,寿险公司凭什么立足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21-09-22

□本报记者 赵辉

“在泛养老金融年代,在金融各业都想分一杯羹的第三支柱市场里,保险业的竞争力在哪里?”在由《中国银行保险报》主办的2021中国寿险业转型发展峰会上,大家保险集团总经理临时负责人罗胜提出这样的问题。

养老金融大竞争时代来临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养老问题已成近些年来的持续关注焦点,人口老龄化以及养老缺口给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巨大挑战。我国已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

当前,国家对于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发展给予高度重视,也对养老金融相关的机构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和鼓励,这正是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最好的发展机遇。

虽然政策利好,市场空间广阔,但是在发展第三支柱中,险企正面临其他领域金融对手的强有力竞争,包括银行、基金、信托等。在美国,资产管理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抢走了很大一部分养老金融市场份额。

康养成为寿险公司立足养老金融新基点

在投资收益率方面,寿险公司一般情况下不如基金公司;从对客户端,账户端的掌握、投资风险控制能力、长期资产配置资源而言,寿险公司也往往不如银行。那么寿险公司如何在养老金融市上分一杯羹,建立自己的立足之地?德勤摩立特金融保险行业战略咨询合伙人段蕾认为,虽然保险公司面临银行、基金公司、信托公司的竞争,但是保险行业的优势同样非常突出。在整个产品的创设、销售的能力、投资运营的能力、长寿风险的管理能力、医疗健康养老产业的服务能力上,比其他金融机构有非常明显而且独特的先发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康养服务已经成为保险客户在养老金融方面的一大核心需求。在长寿时代,仅仅一张保单已经无法解决客户的养老问题,客户需要从康到养的完整养老解决方案。尤其在当前康养产业链分散的情况下,客户更需要寿险公司利用支付方优势,实现对上下游康养资源的整合,为客户提供一体化、全生命周期的养老服务。

友邦人寿CEO张晓宇此前接受本报采访时曾指出,保险公司作为客户养老解决方案的支付方、产业链条上下游的黏合剂,具有强大的连接力和控制力,最适合成为养老服务生态的主导者。

在养老金融领域,康养服务已经成为寿险公司赖以立足的一大核心支撑。段蕾认为,如同过去5年的健康险,养老险也会由单一的财务补偿向“财务补偿+服务补偿”转型。保险公司会逐步构建 “银发+”金融场景,助力养老一站式服务,从而满足客户“享老”需求,持续深化“保险+医养”联动。

罗胜则从原生需求的角度指出这个方面的必然性。他认为,金融和保险都是次生需求,没有人一上来就需要这些,前者必须附着在诸如衣食住行等原生需求的基础上。在供给充分的情况下,去哪里找到客户并唤醒需求就成为竞争的主战场。换句话说,在生态经济和数字经济驱动下,金融业发展的逻辑变了,它更靠近实体经济、更靠近原生需求。他进一步指出“保险业与其他行业在养老金融市场的竞争中,我们从哪里寻找突破?如果不能提供有竞争力的回报,我们拿什么奉献给保险客户?答案是保险也许需要多走一步,走向最原生需求,就是健康医疗和养老服务。”

事实上,这种能力往往是银行等其他养老金融参与者所缺少,但又十分看重的能力。工银安盛人寿总裁吴茜此前曾经撰文提到,银行虽然擅长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但过去很少关注“钱要怎么花”的问题。在新的时代,“钱要怎么花”,也就是健康养老消费产业链的建设,已经和“钱从哪里来”变得同样重要。深耕医养相关产业链的保险公司,也因此具有了更多和银行深度合作、差异化合作,甚至是反过来为银行赋能的空间。

发力养老和大健康已经成为养老金融大竞争时代寿险公司转型的必然要求。在泰康保险集团总裁兼首席运营官刘挺军看来,面对转型压力,寿险行业要把医养当做寿险业转型的重要抓手,积极带动筹资端的发展,推动医养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面向长寿时代的医养服务体系。

泰康保险用十多年的时间布局康养,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养老社区,投资医院等大健康企业,并通过对外合作,打造了自己的康养生态。当前,一些大型寿险公司也在走这条路。而中小寿险公司更多的是通过连接与合作的方式,来进军康养。

这也是数字化带来的新机遇。如平安人寿董事长丁当所说,今天的数字化科技,让我们有能力以某一项保险服务为纽带,延伸到多元化的生态服务。

当然,康养只是寿险公司风险保障优势的延伸,从根本上说,寿险公司的核心竞争优势还是保障优势,这是其他机构所无法代替的。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