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建立风险偏好体系 提升公司风险导向业务管理水平

发布时间:2015-03-12 11:10:37    作者:谈亮 刘皓宇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2月26日《中国保险报》发表的《通过风险管理提高资本效率——“偿二代”第二支柱解读》一文中,对于在“偿二代”体系下,如何通过风险管理提升资本效率进行了探讨。其中,建立完善的风险偏好体系一方面可以帮助保险公司提高偿付能力风险管理评分、提升资本效率,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公司显著提升公司风险导向的业务管理水平以及提供风险调整后的资产负债匹配工具。那么风险偏好具体是什么,如何通过风险偏好推动公司的业务管理和经营管理呢?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帮助读者了解风险偏好这一管理工具。

什么是风险偏好

风险偏好是指公司在实现其经营目标的过程中愿意承担的风险水平,主要通过对于核心指标设定门槛值的方式进行陈述,例如:“在10年一遇的风险情景下,股本回报率不能低于-10%且承保利润率不能低于-5%”。风险偏好陈述通常由董事会设定,并需要综合考虑公司战略发展目标和各方利益相关者对于公司的预期。

什么是风险偏好体系

围绕风险偏好,还需要建设一套完善的配套机制(即风险偏好体系)确保董事会的意志贯彻到具体的业务层面。风险偏好体系通常包括如下几个要素:

(一)自上而下的层次化结构。在风险偏好之下建立包含风险容忍度和风险限额的三层级结构,这是风险偏好体系的龙骨和神经中枢,其中:风险偏好是风险偏好体系中的最高层级;风险容忍度和风险限额则是风险偏好在公司根据不同风险类别、业务单位、产品类型,甚至于到地域和渠道等特征的进一步细化落地。

(二)关键风险指标。关键风险指标体系是风险偏好、风险容忍度和风险限额在日常经营行为中的进一步延伸,是覆盖公司经营各个方面的神经元。一旦关键风险指标出现红色预警,就预示着公司的风险限额、风险容忍度乃至风险偏好有可能会被突破,需要公司尽快采取避险减损的应对措施。

(三)风险偏好传导机制。风险偏好、风险容忍度、风险限额和关键风险指标之间并不是相互孤立的。根据“偿二代”要求,保险公司需要运用量化工具建立上述四者自上而下的传导机制,确保这几个层级之间实现钩稽。风险偏好传导机制是联络风险偏好中枢(三层级结构)和各个神经元(关键风险指标)的经脉,是确保高层战略落实到具体经营活动中的关键。把数学模型的输出结果,与管理决策之间建立富有意义的桥梁。

(四)偏好的管理和维护机制。要充分发挥风险偏好体系的作用,需要将其有机嵌入公司经营管理流程中,并建立配套的组织架构和制度,从而推动风险导向的业务管理。这是一种平衡风险与收益理性的思维框架和管理体制。

风险偏好体系在经营管理中的作用

风险偏好代表了股东对资本安全性的基本要求,在业务层面体现了公司平衡收益与风险的基本要求。通过建立嵌入业务中的风险偏好体系,能够从以下几个方面有效防范与规避风险,提高风险导向的业务管理能力。

(一)平衡风险和效益,减少投机现象。

风险偏好的核心是确保公司在可以承受的风险范围之内开展业务获取利润。因此通过贯彻风险偏好体系,可以帮助公司将战略的主线始终定位于风险和盈利之间的平衡,避免公司整体承担过大的风险,也有助于减少乃至消弭对于高风险业务的不恰当投机。

(二)推动整体战略贯彻,避免局部短视行为。

风险偏好自上而下、由内而外的骨架结构,要求每个部门和业务条线的经营行为和措施与高层战略保持一致,从而有助公司贯彻统一风险导向的管理和经营理念,避免个别部门和业务条线片面追求局部利益或短期利益的情况发生,为公司的稳健经营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三)贯彻量化分析技术,提高管理颗粒度。

区别于传统的定性风险管理工具,风险偏好的一个显著特征是量化数学模型的大量应用。无论是对于定量化的核心指标陈述,还是基于量化模型建立风险偏好传导机制,都有助于提升公司的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的准确性。

同时风险偏好体系的层次化结构和传导机制,可以帮助公司将其面临的风险因素层层分解,实现更细致的量化监控结果和潜在风险或损失的精确定位。从而帮助公司更为有效的针对影响公司实现战略发展目标潜在问题对症下药、定点处理。

总之,建立风险偏好及其配套机制,不只是满足监管要求的规定动作,也是有助于提升公司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我们期望我国保险公司能够以“偿二代”为契机,通过完善风险偏好等相关工具,推进公司经营管理的水平提升。

(谈亮系德勤中国企业风险管理服务合伙人;刘皓宇系德勤中国企业风险管理服务经理)